|
東海大學政治系所助理教授林子立。(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台南4月13日電(記者 趙家麟)東海大學政治系所助理教授林子立12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對大陸宣布31項惠台措施、廈門加碼60項等,“這要拍手,拍手是對因此而有機會找到好工作的人拍的。”特別是離開校園畢業的年輕人,最怕沒機會。到大陸工作就是背叛了嗎?當然不是。
林子立,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曾任東海大學國際處兩岸事務組組長、中原大學法律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有國際政治、中歐關係與外交政策等。
林子立12日應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之邀,發表“全球化下的英國脫歐與獨立黨興衰,兼論中國崛起的影響”,會後接受中評社訪問,針對大陸中央與地方陸續出台惠台政策提出他的看法。
大陸國台辦在228宣布31項惠台措施、廈門日前再加碼60項,吸引台灣學生及人才前往就業、創業。林子立強調“這要拍手,拍手的為因此而有機會找到好工作的人拍手。”、“我深深的相信這是台灣價值的延伸”
林子立表示,試問到大陸工作就是背叛了嗎?當然不是,大量的台灣人到大陸就業,大陸可以從西進的台灣人身上,對台灣有更多認識、了解,甚至改變對台灣的刻板印象。對台灣人而言,到了大陸的舞台,也可以獲得與世界接軌的經驗,未來不管去哪裡,最後會不會回到台灣,都是台灣價值往外拓展,這是好事。
他認為,很多台灣媒體刻意的強化“人才外流”,雖然點出了事實,卻太狹礙的去理解這件事。“人才流動”是全球化的正面意義;英國、德國的頂尖人才,從來也不會只留在自己的國家,除非台灣變成封閉之島,所有人都不能進出,但這是最愚蠢的作法。因此,政府、媒體都不應該以似是而非的觀念去製造年輕人的恐慌。
他認為,要以開放的態度看待大陸惠台措施,未來,不管西進發展的人成功與否,“我們都需要機會。特別是剛從學校畢業的人,最怕就是沒有機會。”對年輕人來說,也要正面看待對岸的惠台措施,因為,人生發生的舞台應該在全世界。
林子立說,目前兩岸官方關係僵化中,恐嚇與被恐嚇負面效應正在循環,心生不滿又沒有報復能力的一方,憤怒會變成民族主義,反中、仇中、恐中,進而逐漸失去理智,才會出現抹紅柯文哲、“卡管”的現象,這就是自信心不足。“我們的格局要擴大,不能靠反中、仇中、恐中來獲取選票。”
他表示,民粹是民主的陰暗面,這些現象還需經過選舉之後才有可能改變。當人民的想法改變時,政黨的立場也會隨之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