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主辦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地緣政經局勢 座談會。(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嘉義4月20日電(記者 趙家麟)嘉義南華大學20日舉辦“帶路倡議(BRI)與歐亞地緣政經局勢”座談會,與會學者從戰略、亞投行、歐亞經濟圈等視角,評析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與挑戰,其中,美日印結盟圍中的“印太戰略”成立,以及中國提出“冰上絲路”與未來中俄合作趨勢,對歐亞地緣政經局勢的可能轉變,都是關注的議題。
座談會由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主辦,與談學者有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林泰和、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蔡育岱,以及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宏仁、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邱昭憲、楊仕樂。
座談的相關議題包括:中國的“帶路倡議”及其地緣政經戰略;歐亞地緣政治經濟戰略下--“一帶一路”的前景與挑戰;中國主導亞投行推進“帶路倡議”:歐亞經濟圈的制度戰略;法國與“帶路倡議”:馬克宏訪中之後;美日“印太戰略”的抉擇與美日印新結盟:“帶路倡議”的回應與歐亞地緣政經的轉變。
座談會主持人林泰和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龐大的歐亞戰略,雖然強調共商、共建、共享,但歐美主要國家對於中國日後建立全球領導地位的戰略意圖卻有不安,他認為主要來自三個疑慮:其一、可能增加參與“帶路”國家的債務;其二、英國與歐洲對帶路的利益難以介入、競爭,進而對其內涵與戰略色彩產生疑慮;其三、歐洲國家對中國打造有別於西方的制度、經由帶路挑戰歐洲民主自由的價值感到憂心。
蔡育岱則認為美日印結盟“印太戰略”正是對中國帶路倡議的新回應。一般普遍認知是“一帶一路”就是北京新“亞歐戰略”的路線藍圖,包括了其“大周邊”的睦鄰外交政策,同時伴隨了“首腦外交”、“裝備外交”、“能源外交”、與“信貸外交”。相對之下,美日“印太戰略”的抉擇共同對抗中國“帶路倡議”雛型已經成立,也象徵了歐亞地緣政經正在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