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客遊台灣日月潭。(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8月8日電/大陸文化和旅遊部7月31日迅雷不及掩耳公告,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資深媒體人李建榮表示,自民進黨執政後,觀光產業被犧牲,要靠補助過活。隨之到來的2020大選,人民要覺悟,選“總統”要選正確的方向,而非被顏色動員投票。其實觀光產業可以不食嗟來食。
李建榮在中時電子報發表文章如下:
7月31日大陸文化和旅遊部迅雷不及掩耳公告,“鑒於當前兩岸關係”,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試點。我“交通部觀光局”也在24小時內緊急應變,拿出36億推動“擴大秋冬國民旅遊獎勵計劃”。“觀光局”動作如此迅速,可以顯示在選前早就預備再次推出補助方案,只不過大陸一出招,被迫提前端菜。
其實觀光主管機關與觀光產業從業人員,都十分清楚,影響大陸推動限縮陸客來台的主因就是蔡政府的大陸政策所致,兩岸關係不好,兩岸的觀光交流發展勢必受到衝擊。只不過開春以來,蔡政府變本加厲推動抗中、仇中政策,連“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喊出要繼續堅持“台灣獨立”,大陸也只得拿出殺手,顧不得藍營縣市長的爭取,不願把這些縣市長爭取來的觀光財,反變成蔡政府的政績。
其實去年1124地方選舉之後,勝選的一些藍營縣市長,陸續赴大陸為觀光產業與農漁業請命溝通,希望大陸方面能支持兩岸的正面交流,也獲得陸方正面積極回應。也因此今年上半年,陸客赴台遊還有數十萬的成長。蔡政府甚至沾沾自喜,預估今年入境旅客還會成長。
“國人”殊不知,去年境外旅客成長,出自於政府對境外旅客補助,以及不對等的免簽待遇,但結果也出現假觀光名行非法打工之實的弊端,當出現黑工與賣淫的情況,這讓“國家”治安與安全付出代價。去年底,153名越南旅客,152名買單程機票,入境後全部失蹤,這就是代表性案例。而東南亞旅客數字雖成長,購買力與陸客卻無法相提並論。觀光外匯收入連兩年衰退,去年卻以幣值兌換說是成長,但是政府對入境外國旅客貼補,究竟花了多少卻未見公布。因此去年所謂觀光外匯收入成長,是否是一場數字遊戲花樣,值得進一步檢驗。
觀光產業的發展,如果政府的方向正確,其實不需要現在這種500元、1000元的蠅頭小利式零星補助,業者都可存活得很好,甚至願意加碼投資。例如民宿、觀光旅館的雨後春筍成長,業者看到的是兩岸關係和緩後的投資前景。
但是誠如前“行政院長”游錫堃的名言,民主政治就是自作自受。在2008年起享受和平紅利的觀光產業,部分也相信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論,現在是自償苦果,走頭無路,甚至倒閉變賣。
台灣的“總統”選舉不像一般民主“國家”,當我們選個“總統”,“國家認同”方向就改變,當“國家”的總路線變了,兩岸關係還能維持下去嗎?當我們的主政者批評大陸當局把觀光客當成政治工具的同時,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策何其不是政治考量,不顧業者的生計。這種反感,該怎麼算?
台灣地震、颱風多,每年“農委會”都會給受害災戶補助,依據的是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而觀光產業自民進黨執政後,已連續3年推出各種名目的補助案,觀光產業食嗟來食,但其實也可不食嗟來食,政府只要方向正確,觀光業員工就不會被犧牲,要靠補助過活。因此隨之到來的“總統”大選,人民是要覺悟,選“總統”要選正確的方向,而非被顏色動員投票,自作自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