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客家文物館收藏豐富,喜慶祭祀典故都可以找到。(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屏東4月19日電(記者 黃文杰)中評社高層訪問團走訪屏東基層,關心客家族群,感受最深就是文物與史料,慶幸客家文物館的保存用心,豐富收藏,可以看到早年客家祖先,從大陸漂洋過海來台開墾的艱辛,以及日常生活的器具,客家“硬頸”精神在這裡也可以找到。
中評社第五次“台灣走親”大型台灣地方採訪活動這次來到屏東走親。在走訪屏東縣木瓜、鳳梨、蓮霧等農業生產後,又關心枋寮、林邊等海線鄉鎮水產養殖漁業。第三天深入瑪家、竹田、內埔等六堆地區了解原住民與客家文化。中評社高層訪問團成員,包括中評社社長兼總編輯郭偉峰、新聞總監俞雨霖、執行新聞總監林淑玲、副總編輯羅祥喜、高雄特派員張啟芳、桃園特派員黃文傑、記者俞敦和、黃柏凱等。
與文物館人員座談之後,在導覽志工劉淑貞的帶領下,中評社高層利用短暫時間參觀,館內文物器具多元,譬如與農村生活有關的秤錘、簑衣、牛車、扁擔等;或與房子陳設相關的書房、祖堂、廚房器具(大灶、陶甕)、臥房(紅眠床、洗腳桶);或是跟穿著相關的古董縫紉機、輾布石、藍衫裁片解構圖、各式客家傳統服飾、圍肚兜、三吋金蓮小鞋等,每一件展示品都值得細細品賞。
至於六堆的起源,清康熙60年,朱一貴之亂,威脅到客家先人聚落的生存時,各地士紳義勇集合於內埔媽祖廟聚議,成立民間義勇,共有中、前、後、左、右、先鋒及巡查營,保衛家鄉,抵禦外侮,亂事平定後,鄉勇解散回莊。林爽文事變時,決定改“隊”為“堆”(隊與堆客語諧音),共有六堆,正式成為自治自衛性質組織。六堆即中堆(竹田)、前堆(麟洛、長治)、後堆(內埔)、左堆(新埤、佳冬)、右堆(美濃、高樹)、先鋒(萬巒),鄉鎮橫跨高屏兩縣,非行政區域,而是同一族系精神的結合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