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辯論很可能改變選舉的進程,這是英國選民第一次體驗政治領袖埋身肉博。很明顯,43歲的克萊格及其政黨會因為平等的曝光率而得益。但克萊格得到的不成比例的支持(自民黨支持率由20%升至30%),證明選民不只是選擇贏家。
英國沒有這種選舉文化。無可否認,上世紀70年代一段期間,兩大政黨未能牢牢掌握政權。弱勢的工黨僅靠當時的自由黨(自民黨前身)黨員支持,即所謂“自由黨-工黨協議”(Lib-Lab Pact)。但在過去30年,保守黨及工黨均分了英國政權。撒切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自1979年勝出後,佔據了政壇18年;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的工黨則在1997年實現輪替,管治了13年。
現在呢?布朗執政錯漏百出,今次選戰己淪為無關痛癢的人,雖然他很努力,但克萊格及卡梅倫都搶佔了“改變”的旗號,布朗的掙扎沒有成功。
本該是選舉焦點的重要議題,是如何修補千瘡百孔的公共財政,但爭論好像被遺忘了,布朗其中有位顧問坦承,公共財政問題變了只是用來消遣辯論的空窗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