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以前,美國政府的主要職能就是監管而已,那時福利花費只占聯邦政府開銷的三分之一不到,該比例大約和1940年時的情況差不多,儘管那時美國正經歷經濟大蕭條。但從1960年開始,福利消費占聯邦花費比例開始迅速增加。到了2010年時,該比例已經高達三分之二的聯邦消費,這迫使政府只能將其它消費劃入另外三分之一的少量消費中。換言之,龐大的福利消費使得美國政府職能完全輕重顛倒了。
總體來說,美國福利項目可以分為六大類:收入補助、醫保、醫療、社保、失業保險、還有其它類別。福利項目的前兩類主要針對低收入群體,中間兩類主要針對老齡人群,失業保險主要針對的是失業群體。上述這幾類福利消費大概占了整個福利項目消費的90%。在2010年,聯邦消費中供給低收入群體的福利服務,主要包括資金、食物、醫療服務,共計超過6500億美元。從1960到2010年間,經過通脹率調整後的低收入人群福利花費平均增長率為7%。
在2010年,老齡人群所消耗的福利服務,主要包括醫療、社保以及其它退休金補助,花費大約為1.2萬億美元。其中醫療和醫保的消費是最大的,這兩項福利項目大約耗資每年9000億美元,而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老齡醫療和醫保福利補助項目是不存在的。
從政治角度講,一直以來,美國民眾普遍認為,民主黨是堅持擴大福利項目的擁護者,但從歷史數據看,似乎這個普遍看法並不正確。數據證明:從1960到2010年,當共和黨執政時,聯邦福利每年消費要比民主黨執政時高大約8%。歷史數據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尼克松執政也好,還是小布什執政也罷,共和黨也一直也在擴大福利項目,所以今天美國福利項目耗資如此龐大是美國會兩黨多年以來一起造成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