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社社長郭偉峰、執行新聞總監林淑玲同曲星所長一起討論歐債危機和中國的應對之道。(中評社記者 梁棟攝) |
其次就是,歐洲並沒有真正地把中國當做朋友。如果雙方是真正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何歐洲還對中國存在著制裁呢?還有就是關於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爭執,實際上中國已經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好了,就連很多歐洲國家在私下也說中國應該有市場經濟地位。但是直到現在歐洲都沒有給予中國這個就得的待遇,並且把這個當做了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手段。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中歐之間金融領域的合作。
當然,信心也非常重要。中國的外匯儲備都是中國工人辛苦工作而來,得之不易。所以必須要保證中國的資金資本的安全。而這個顧慮並沒有完全消失。
所以,中國幫助歐洲所遇到的困難既是理念上的分歧,政治上的障礙,也有實際操作層面上的。
問:2011年中國周邊局勢可謂先所未有的緊張,傳統的南海問題進一步複雜化,朝鮮半島、日韓漁業糾紛等問題也愈加不穩定,美菲的聯合軍演又使周邊關係大為緊張。您認為,2012年,乃至未來幾年,中國應該如何處理同周邊國家的矛盾?中國的周邊戰略是否需要調整和加強?
曲星:以不變就萬變。我們現在在周邊做的是,埋頭發展我們的經濟,為現代化建設創造更好的條件。現代化建設裡就包括了工業、農業、科技和國防。在外交層面上,中國在周邊注重幾個機制的建設。比如說,同東南亞的“10+1”的機制,中國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區。在金融危機中,這些機制的運作都非常好。中國繼續做“互聯互通”的工作,就是中國同周邊國家在公路、鐵路、水運等方面的公共建設。同時,中國同周邊國家也在討論建立共同的行為準則。比如說,單方面開發是否有違準則要求。如果是違背準則,就要停止。如果不違背,那麼我們也可以這麼做。
在東面,中日韓一直在致力於推動東亞自貿區的研究,三國之間各種層次各種領域的合作都在同步進行。
在北面,上海經全組織也在研究在打擊三股勢力——分裂主義、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之外,如何加強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合作。通過這些機制性的建設來鞏固周邊和平安全的網絡,到目前來看,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所謂的“不變”就是要照著這個模式繼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