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20日電/國民黨國際事務中心首席顧問金溥聰,19日晚間赴香港中文大學發表演說。除了向大家介紹台灣的新聞環境,金溥聰也評價了台灣先後3位民選領導人與新聞媒體之間的互動關係。
今日新聞網報道,新聞過去就是金溥聰的專長,除了在政治大學外,他也曾在文化大學有教學紀錄,並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9日的演說,他以“傳媒與民主化:台灣的經驗”為題,向台下傳播學院、金融研究所的學生介紹台灣的新聞發展。
金溥聰表示,李登輝任職時,非常會利用民意來獲得認同。當時雖然台灣已經解嚴、開放報禁,但李登輝在與媒體的互動上,還是能夠取得優勢。
陳水扁就任後,則比較會利用“供應新聞”等手段來操控媒體,同時又會以法律手段,讓自己在媒體中取得有利地位。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在他執政時期,關了幾家電視台,同時也選擇固定的媒體進行曝光,此外還拿公家的錢來贊助雜誌的創辦。
話鋒一轉,金溥聰則盛讚馬英九維護新聞自由,在他執政期間,並沒有排斥任何媒體,只要有要求訪問,一定是按照順序公平輪流的取得機會,也因為馬英九與媒體建立了很好的基準,讓新聞自由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持續進步。
他還強調,馬英九過去在擔任台北市長、“法務部長”期間,一直都是媒體寵兒,給外界的形象相當良好,不過在台北市長某段期間,因施政問題而被媒體放大檢視、還一度飽受外界批評,但他卻不曾對哪家新聞單位提告。
金溥聰說,馬英九在與新聞媒體的互動下,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基準,未來領導人如果沒有這樣的模式,肯定會飽受社會的壓力。
他認為,台灣被視為一個多元、民主、自由的社會,但談到這些就不能忽略新聞自由。但這樣的過程是長時間演化而來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