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新華網報道,中國女足的人才斷檔,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後備力量基礎薄弱,但目前仍存在客觀因素之外的“瓶頸”,就是國家隊難以把更多的優秀球員選拔上來。“鏗鏘玫瑰”時代的一位女足運動員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各地以全運戰略為重,導致國字號球隊“想要的球員沒來,不想要的來一堆”,中國女足目前的人才培養機制與選拔通道存在“梗阻”現象。
我國常年從事女子足球運動的人數只有約1萬人,而德國的女足注册人口有100萬,美國達300萬。足球人口基數小、選材面窄的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中國女足的發展。
“女足後備力量支持不夠的確是個問題,但有限的足球人口中也並不是沒有優秀球員,而是國家隊難以把她們選拔上來。”這位一直關注女足人才建設情況的女足人士說,“中國女足各級國家隊目前有一些優秀球員,但各個地方以全運戰略為重,國字號球隊選人經常遇到的情況就是想要的球員沒來、不想要的來了一堆。”
國青隊和國少隊是國家隊的人才搖籃,而地方隊則是國青隊和國少隊的搖籃。然而,由於直接的利益衝突,我國女足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機制存在諸多問題,包括選拔方式缺乏標準、輸送渠道不暢通、弄虛作假透支潛力等。
我國青少年女足運動員的培養主要依賴於各地專業運動隊體系,但青少年運動員的選拔體系長期無標準、無規則。女足人士介紹,青少年國字號球隊目前主要以“足球節”的方式,將該年齡段隊伍集中起來通過比賽選拔隊員。“參加足球節的各支隊伍可以推薦5名左右球員,由國家隊教練觀察。但是,具體是什麼選拔標準,沒有人說得清。”
在全運戰略的背景下,國家隊選材及抽調球員也經常遭遇尷尬。一些地方隊為了備戰全運會,想方設法“阻撓”國家隊抽調優秀球員;一些實力較弱的隊伍又四處“活動”,想把隊員“塞”進國家隊。這位女足人士說,她就聽說某地方強隊曾婉拒國字號球隊抽調自己的主力球員,因為要備戰明年全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