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4日電/每當春節臨近之際,央視春晚總是一個讓人回避不了的話題,因為曾經的輝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習慣了改革開放前內容單調、形式死板、枯燥無味的文化生活的人們,一下子有了春晚這種獨特的大眾聯歡的形式,一時間竟成為新年俗為大眾所津津樂道。
紅網文章指出,正是這種特殊的歷史機緣才成就了春晚當年的輝煌。
但隨著各地方電視台紛紛上星落地,央視春晚獨霸天下的局面開始受到挑戰。進入新世紀,隨著網絡、手機等多媒體的迅速普及,央視春晚魅力大減、風光不再,儘管央視高人們使盡渾身解數,場地越來越大,演員越來越多,花錢越來越多,宣傳炒作越來越硬,但最終無法再博得億萬觀眾的青睞,無力挽回央視春晚一年不如一年的頽勢。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個中原由,我們不難發現,央視春晚成雞肋實在勢所必然。
首先是觀眾欣賞水平提高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春晚表演水平的提高速度。這應當歸功於改革開放的國策的確立,正是因為我們選擇了改革開放的正確道路,才是使我們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建設成就。時代的進步帶來了文化的空前繁榮發展。各省、各地市,直至各縣市都先後了有自已的電視台,有了自已的春晚及各種各樣的文藝晚會。廣大觀眾接觸文藝晚會這種表演形式的機會數不勝數。這樣人們的欣賞水平自然有了迅速的普及和提高。而春晚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形式,受各種藝術規律所限,其改進和變化必然相對緩慢。兩廂對照,人們對春晚的要求必然是越來越高,春晚也就越來越難辦,越來越難看。
其次,網絡的普及給了普通觀眾發表自已看法的機會,對於春晚的不滿的得以有機會發聲。這應當歸功於信息技術的成熟和普及運用。當初央視春晚與觀眾見面之際,人們對於春晚的喜愛如同久旱逢甘霖,好評如潮應在情理之中。但由於當時人們沒有發聲的渠道,人們也只能從央視或其小兄弟們那裡獲得“好評”的一面之詞,不用說普通觀眾就連一般文藝評論作者也狠難找到能發表批評央視春晚的地方。因此好評背後其實還有許多不同的聲音無法出聲。忽如一夜春風來,網絡平台向民開。億萬普羅大眾終於有了發聲的平台,尤其是近年,隨著各種論壇、博客、網絡時評的崛起,吵吵雜雜的草根聲音竟然成了一種不可忽視的重要輿論力量。眾口難調的結果必然是人多嘴雜,各種聲音把央視春晚的組織者們弄得暈頭轉向找不著北,心慌發毛的心態之下很難拿出什麼象樣的作品讓大家一致稱道。莫說如今春晚的節目大多只是些急就應景之作,即使是真正的藝術精品也由於見仁見智的緣由落個毀譽參半就算不錯了,此情此景之下,央視春晚要想再象當初那般受到觀眾的寵愛實在只能是一種奢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