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現場一名猶太民衆的背影 |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發生在法國圖盧茲駭人的校園槍擊案,似乎激起了人們對那個遙遠時代的反猶太襲擊的記憶。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針對猶太人不加區別的恐怖主義行徑曾稀疏平常,而這主要歸功於親巴勒斯坦的極端組織,例如尼達爾的恣意妄為。
就此,BBC網站刊文指出,而法國最近一次發生類似的事件則在1982年8月,當時的巴黎薔薇街遭到了槍支以及手榴彈的襲擊,留下了六具屍體。但即便是在那個時候,也並沒有兒童被刻意地列為襲擊目標。
那麼鑒於圖盧茲哈托拉猶太學校慘案給公眾帶來的那種公認的恐懼,人們不禁陷入了一種極端的困惑: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以往,暴徒施暴的動機足夠明顯,那些恐怖主義行動顯然是中東衝突的一種延伸。世界可能就此存在分歧,但行凶者堅定地宣稱自己的行為是有政治意義的。那麼,到底是什麼驅使著一個男人將點45手槍指向一個3歲的孩童;將8歲的女孩拖進校園然後朝頭部開槍呢?
這樣的一個凶手似乎已經完全將自己拋離了憎恨的範疇。但是在當下,人們最希望知道的是,猶太學校慘案與上周法國士兵遭襲之間到底存在著怎樣的聯繫。
目前已經不存疑義的一點便是,圖盧茲與蒙托邦發生的三起襲擊是同一個人所為。凶手使用同一把手槍,騎同樣一部500cc的雅馬哈小輪摩托,作案風格同樣的冷血與殘忍。
但是為什麼兩種目標的選擇,士兵與猶太兒童,存在差異會如此之大?凶手對槍械十分熟悉,那麼他是一名憎恨所有少數族裔,憎恨猶太人和穆斯林的新納粹、退役士兵或者黑道罪犯?值得注意的是,死去的三名士兵均是北非裔,而第四名受傷的士兵則來自法屬加勒比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