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在黃金周裡湧現出的人群釋放出了局勢正在好轉的信號麼?
有些專家表達了謹慎的樂觀。遊客們在這起始於10月的8天黃金周裡向中國國內經濟輸送了350億美元的消費,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5%。“那些相信增長不濟、股市不振的中國已經深陷危機的人們,可能會被這個強勁的旅遊業數據震撼到,”美國銀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一份最近出台的報告中如是寫道。陸挺表示,這令人眼前一亮的旅遊業數據,表明中國的消費支出正在逐漸地向休閑消費轉型。
不過,其他的一些學者則擔心,平均下來的消費其實並不足以成為中國經濟下一輪增長的燃料。“中國依舊處於投資拉動型增長的階段”,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指出,“中國的人均GDP為5000美元,基於其它國家的經驗,在人均GDP達到15000美元之前,中國都只能依賴於投資拉動型的增長。”
在這樣一個幾近陷入僵局的黃金周過後,關於中國的基礎建設到底是否已經準備好去承擔休閑消費所帶來的甜蜜負擔一事,同樣引來了諸多質疑。本來計劃要去著名紅色景點廬山進行家庭旅行的北京一家公司的市場總監谷波(音),在看到廬山地區不堪重負的新聞之後,便改變了自己的出行計劃。“我在電視上看到那裡人山人海,”谷波說道,“我不想被踩死,所以我退掉了火車票並且取消了這次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