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大英百科全書》紙質版黯然掩卷,一個時代結束了。
昨日,已有244年歷史的紙質版《大英百科全書》(以下簡稱《大英百科》)宣布停印,今後將只提供電子版。數字化浪潮之下,“百科全書之父”也頂不住了。
“很喜歡手指摸索那柔韌紙張的感覺,聽著刷刷的聲音,在滿篇黑螞蟻中仿佛尋找寶藏一樣。”對國人而言,我們或許更熟悉《中國大百科全書》和《十萬個為什麼》,但這種“尋寶”的感覺卻是相通的。在很多國家,擁有一套《大英百科》就像擁有一輛敞篷跑車一樣,曾是中產階級的標誌之一。《大英百科》的銷售最高峰出現在1990年,當年賣出12萬册。
“現在網上什麼都有,只要搜索一下就都出來了。哪還有人抱著一本書看啊!”網友的話,簡單而深刻。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紙質工具書因使用頻率低、不易攜帶、更新慢等問題而遭受巨大衝擊。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面對詞條“無時無刻不在更新”的網絡百科,《大英百科》每隔兩年更新一版的做法,已經跟不上時代。如今,通常一個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兩個小時,相關詞條即能迅速出現。即使一開始不甚準確,也能迅速被網友修訂和完善。
在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等免費“網絡百科”衝擊下,《大英百科》銷量一路走低。2010年,跌至最低谷8000册。1994年起,《大英百科》開始試水數字市場。迄今,電子版每年為公司貢獻了14%的收入,85%的收入來自於各種在線教育產品,紙質版的貢獻僅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