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稱,這個過程正在進行中,它預示著全球經濟基本力量的轉移。中國在2007年已經成為全球GDP增長的最大貢獻國,並從那時起就一直著引領世界經濟的增長。但摩根士丹利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美國仍保持2.5%的增速,而中國增速降至6.5%,那麼美國將在2012年取代中國成為全球GDP的最大貢獻國--美國貢獻23%,而中國的貢獻率則降至18%,並且美國還將保持自身的經濟領頭羊地位直至2015年。
那些豪賭中國經濟將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投資者會受到此番經濟減速的困擾,並會開始尋找更安全的投資地點。鑒於歐洲和日本的增長率仍在2%以下,全球注意力中心將移至提高美國的競爭力之上,資本也將隨之流動。
中國放緩的經濟為油價的下跌創造了條件,這對美國經濟增長不利。近年來,世界對石油需求的增長與中國息息相關,中國經濟每增長1%,油價便會隨之增長10%至30%。
文章還表示,中國經濟放緩也將幫助復甦美國的製造業。中國正在經受“奇蹟經濟體”成熟化的苦楚:貨幣增值,工資、地價和交通費均增高。然而,美國貨幣走軟,工資水平停滯不前,房地產業垂死掙扎。美元兌多國貨幣屢創新低,包括兌人民幣。長期的衰退使美國於2008年在世界製造業的全球份額降至8%的最低水平,但隨後開始緩慢增長。波士頓咨詢集團預測,中國將於2015年喪失大部分的成本優勢,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將從中國轉移回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