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高級評論員、政論家馬立誠(左)昨日出席香港書展主題為《內地與香港的文化衝突與融和》的講座,鳳凰衛視主持人曾靜漪(右)擔當講座主持。(中評社記者攝) |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記者 黃蔚)如果談到香港和內地的文化衝突,那麼今年的1月15日是有一定標誌意義的日子,這一天的香港在不同地方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大陸遊客在港鐵中給小孩吃零食引發了中港民眾之間的一場罵戰,另一件事是超兩百名港人遊行反對內地孕婦來港產子。隨後在港媒出現的蝗蟲廣告以及北大教授孔慶東的“殖民奴才”論,在中國網絡上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罵戰,同時,反“雙非孕婦”事件也並沒有消停,“中港資源爭奪的戰場”從醫院的婦產床位蔓延至奶粉、日用品及房地產行業,已日漸影響到了香港本土市民的生活。
原人民日報高級評論員馬立誠昨日出席香港書展主題為《內地與香港的文化衝突與融和》的講座,並就中港矛盾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港之間表面上的社會公德及資源爭奪上的衝突,反映了三個深層次的問題,除去不同的文化制度和尖銳的觀念衝突,他直指港府在相關問題上缺乏政策同時又在處理矛盾上反應遲緩,並就大陸公知發表的不當言論表示道歉。
雖然中港之間的部份衝突較為尖銳,但馬立誠認為這是中港處於轉型期間的正常且暫時的現象,雙方融合是大勢所趨,矛盾只是陣痛。
馬立誠說,內地和香港人都是黑頭髮黑眼睛,看不出什麼差異,但“內地人來到香港後…新鮮感、距離感和緊張感並存。”
在由中國傳統文化、廣東文化以及英國文化共同組成的獨特“香港文化”面前,普通的內地人可能會覺得有那麼一絲親切又有那麼一絲陌生。藥房裡的坐堂中醫手寫的豎體繁體字藥方讓人懷念,但滿大街的廣東話卻又立馬讓人心生隔閡,道路上右行的車輛則一時無法讓人習慣。在這樣一個中西交融的香港,與大陸的文化制度差異無處不在,馬立誠說,“差異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