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工商時報:馬外訪後“兩岸與國際”協調之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4 10:03:12  


  中評社台北8月24日電/馬英九剛完成了“賀誼專案”外訪之行,行程係經由美國過境,而訪問了中南美洲多個“友邦”。此行的外交成果頗為顯著,但更值得重視的是,馬英九在行程中,積極表達了台灣發展國際經貿合作,及參與國際活動之強烈意願。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說,就此意願,政府主管部門自應即起儘速推動落實,但這項工作,勢必要和兩岸政策推動相互協調,使兩者能夠齊頭並進。否則,兩岸與國際兩方面政策難免相互牽制,使台方陷於“兩面不討好”窘境,最壞結果是“兩頭落空”。 

  關於馬英九此行表達的“走向國際”意願,具體內容包括:推動台美經貿合作、爭取由他本人親自出席APEC(亞太經合組織)領袖高峰會、促成台灣加入ICAO(國際民航組織)等。其中,台美經貿合作部分,是希望先簽署BIA(台美雙邊投資協定),以擴大美商赴台投資。接下來則是爭取加入由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 

  這些事項,背後都深受兩岸關係因素的影響。就以台美經貿合作事項來說,將來能否逐步推動落實,就會受到兩岸經貿合作速率和效益的影響。像目前,台灣內部還在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優劣得失而爭議不休,以致該協議何時能通過“立法院”審查及付諸實行,都難有把握。 

  這種情況,實已對台方推動國際經貿合作,帶來不良示範。美國或其他國家,會因此懷疑台灣開放市場的意志和誠意,將來也難以積極和台灣洽簽經貿合作協議。而大陸方面,則不會甘心看到台灣“冷待兩岸協議,熱中國際協議”的表現,甚至可能會動用政經資源,來影響或“制約”各國和台灣洽簽協議的意願,而使台方走向國際的努力事倍功半。 

  還有,馬英九親自出席APEC領袖高峰會,及台灣加入ICAO這兩件事,政治性很強,受兩岸關係態勢的影響程度更大。如果中共對相關課題,堅持以嚴格的“一中原則”來處理,那麼台灣未來在這兩件事上,很可能都會落空。 

  不過,馬英九這次外訪表現,應該有助於強化兩岸“政治互信”,也理當能說服中共採取較緩和態度,來面對台灣參與國際活動課題。因為馬英九對這次外訪之行程安排和節目內容,相當謹慎地守住了兩岸政治默契,並未刻意衝撞“九二共識”底線,也沒有鬧出“突襲訪問某地或某要人”之類的聳動性新聞,全部行程基本上都按照合理“規格”進行。相信中共看在眼裡,應該是“有感”才對。 

  如果兩岸政治互信已達到一定程度,則雙方其實可在近期內,就台灣參與國際活動課題進行對話,但其主題不必聚焦在“台灣能否參與國際或如何參與”之上,因為那樣對話不脫“台灣請求大陸施惠”色彩,難免損及台方顏面。為了消除這種顧慮,雙方可以轉而以APEC“馬習會”為主題,即就馬英九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APEC場合見面的可行性,進行對話或協商。這是“以兩岸課題帶動國際課題”的對話協商。 

  一旦雙方循此模式達成正面共識,則不但“馬習會”可以實現,而且馬英九之親自出席APEC高峰會,也將自然迎刃而解。這樣的成果,當然也會正面影響台灣參加ICAO及TPP等事項,使台灣參與國際活動之安排,在兩岸間有規可循,而不用再且戰且走,或雙方互別苗頭。 

  但就台方而言,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根本條件,還是在於本身經貿實力,特別是對外經貿開放的意願和能力。最近台灣內部對兩岸服貿協議爭議不休的情況,說明台方對本身經貿實力,信心還不充足,也還沒有作好“開大門,走大路” 的心理準備。這樣下去,必會衝擊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形象。 

  因此,馬英九外訪回來後的當務之急,應是就兩岸服貿協議之爭議問題,積極協調各方,及大力扶助島內之受損行業,以促成該協議早日通過及實行,來展現台灣的開放決心。這既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也將助益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反之,若是兩岸服貿協議之爭議拖延不決,則國際觀感必不佳,中共也會心理不平衡,而使台灣參與國際之路坎坷難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