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70年12月7日,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殉難紀念碑前下跪,代表國家承認二戰罪責并向全世界道歉 。 |
拿日英關係來說,治療過去遺留創傷的唯一方法是和解。但關鍵點是,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達成這一目標。
比如歐洲,德國領導人(對過去的)誠心悔過並不是達成和解的唯一因素,重要的還有法國、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領導人的寬宏大量。如果中國執意通過莫須有的指控在本國民眾中灌輸對日本的不信任,這對事態的緩解毫無助益。我們還需要注意,中國對靖國神社的立場並非始終如一。
二戰結束後,日本首相對靖國神社參拜的次數已經超過60次,其中約有一半發生在1978年14位二戰甲級戰犯牌位搬到靖國神社本殿合祀之後。中國自1985年把靖國神社當話題來炒,但在這之前有21次日相參拜,中國並未提出任何意見。在所有這些參拜之外,北京還在2008年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中對日本戰後的和平發展做出積極評價。5年內,日本就忽然變成軍國主義國家嗎?當然不是。
中國可能有不同看法。這也是為什麼兩國需要會面並需求共識的原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在尊重的基礎上與中方建立友誼,他也非常希望能直接對中國領導人解釋自己的本意。
當下的東亞正站在十字路口。在中國的腳下有兩條路:一條是尋求對話,遵守法制;一條是在該區扮演“伏地魔”的角色,通過軍備競賽升級局勢,而日本是不會單方面致使情況往更糟糕方向發展。答案顯而易見。雖然中方一直拒絕與日方領導人會面,我真心希望中國能夠邁出一步,而不是不停地呼喚現在已經不存在的、七十年前的“軍國主義”亡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