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克蘭抗議示威民眾佔領獨立廣場。 |
奧巴馬說到做到。當基輔街頭陷入“戰火”後,歐洲數位外長試圖與玩弄無恥權力遊戲的普京達成妥協,但這些努力卻姍姍來遲,與此同時,奧巴馬政府卻在隔岸觀火——口頭譴責下烏當局已越線,再擺弄下對涉嫌使用暴力的烏克蘭官員實施簽證制裁的把戲。
從一開始便顯而易見,歐洲各國部長均從本國利益出發看待自己肩上的使命。默克爾是促使談判達成的背後主要推手,歐洲委員會與歐洲聯盟外交事務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男爵(Baroness Ashton)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非常多餘。烏克蘭——這個人口眾多、夾在俄歐之間、幻想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仍在混亂之中。而這場遊戲最大的玩家是普京。
實際上,烏克蘭政局只是普京在國際事務中最新插手的遊戲之一。在阿薩德被允許興高采烈地踐踏奧巴馬設定的化武紅線後——此事告訴世界你可以公然與美國對著幹而且還不損失什麼,普京已經覺得自己開始轉運了(這並非空穴來風)。
這位前克格勃特工所領導的國家並非毫無缺點,其人口嚴重老齡化、其經濟嚴重依靠能源產業,但普京之所以能夠成為強大的國家元首,還需得益於美國在國際舞台上遺留的權力真空。沒錯,美國不能軍事干預烏克蘭(或格魯吉亞)。但正是因為美國有意撤出國際舞台,權力真空才得以出現,新帝國主義的俄羅斯才有恃無恐地乘虛而入。
很顯然,普京在那些他認為臣服於俄羅斯影響力的國家面前自信滿滿,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這些國家自主向歐洲現代國家靠近的時候,普京會怒不可遏。當下,普京盯上世界主導地位出現的空擋。而這引起又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蘇聯曾經的擴張到底意在領土,還是意識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