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博鰲圓桌:新老媒體能否實現共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9 00:44:54


媒體領袖圓桌論壇(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記者 郭至君 黃蔚)4月8日下午4時,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的多場圓桌會議和分論壇同時召開,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台長王庚年主持的第一場媒體領袖圓桌會議,就討論了數字化時代的媒體創新與責任,該圓桌會議共有18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參加,大家各抒己見,高談闊論,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相處共贏積極發聲。

  中評社記者採訪該論壇時發現,針對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的關係,很多代表專門發表了自己的獨特見解。

  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秘書長高岸明表示,儘管很多人斷言,新媒體終將取代傳統廣播、電視、報刊雜誌,成為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但現實情況並非完全如此,傳統媒體在傳播中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說,無論傳播手段如何進化,“內容為王”仍是不變的法則。互聯網上並不缺資訊,甚至資訊氾濫,但有價值、有深度、有助於受眾形成正確判斷的資訊仍然稀缺。與此相較,傳統媒體在資訊採集、整理、編輯、加工方面仍然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影響力和公信力反而更加突出。

  新加坡聯合早報總編吳新迪說,“常有年輕的同事問我,在他們有生之年會不會看到報紙的消亡?我認為“報紙”其實是“新聞”和“紙張”(Newspaper is news and paper)的結合,不管載體如何,新聞總是存在的,對新聞的需求也是存在的。”

  在談到傳統媒體如何與新興媒體更好地融合時,騰訊公司副總裁陳菊紅指出,大事件下,往往是互聯網媒體、自媒體憑藉其迅捷的特性首先發出消息,緊跟其後的傳統媒體內容出現,會較為全面的呈現事件全貌,同時也會對自媒體中的一些錯誤資訊起到糾正作用。其後仍會是互聯網媒體快速發佈最新資訊,社會化媒體為公眾提供了發表意見、互動的平台,在這樣反復的頻繁互動後,最終傳統媒體與互聯網媒體可以進行更深度、透徹的分析和盤點。 

  《金融時報》亞洲區董事總經理安琪拉•麥凱則表示,《金融時報》沒有將新興媒體看做是傳統媒體的“掘墓人”,而是積極採用新技術,新模式,在讀者使用的平台上發佈我們的新聞。“新聞重在其價值與影響力,這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無論發行模式與管道如何變化,我們都會不斷進行自我調整,適應變化,將“提供高品質新聞”作為我們的一貫宗旨”她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