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觀察越走越近的俄中關係,一些美國學者認為兩國或將形成等同於“歐亞北約”的組織,將美國排擠出歐亞大陸之後進行主導。然而,更加仔細觀察之後便可發現,俄中兩國在區域利益方面存有分歧、並互相懷疑——這主要源於俄羅斯對中國崛起無言的畏懼,並因此使得兩國之間不可能成立正式聯盟。
一個阻止俄中兩國成為正式聯盟的關鍵因素在於,兩國實力太不平衡。蘇聯解體的時候,俄羅斯和中國經濟實力不差上下,然而,當前中國經濟總量幾乎是俄羅斯的5倍,且仍在迅猛增長。與上世紀50年代不同,當中國與蘇聯結盟初期,中國追隨著蘇聯的腳步,不過,就目前俄羅斯的經濟總量來看,俄國在任何一個聯盟中都只能算作小弟。
“每一個聯盟中都會有國家做馬、有國家做騎馬者。俄羅斯就是那匹馬,”美國外交政策協會俄羅斯問題高級研究員史蒂芬•布蘭科(Stephen Blank)說, “雖然中俄戰略經濟關係炒得很熱,但目前,資金並沒有從中國流向俄羅斯。中國人是難對付的談判方,如果有機會,中國一定會抓住俄羅斯的弱點並加以利用。”
此外,很多俄羅斯人擔心中國只不過把俄國看做是原料供應商而已。莫斯科知道,人口眾多的中國資源相對匱乏,但由於中國緊鄰人口萎縮的西伯利亞地區,於是極為擔心哪怕中國不開展任何軍事行動,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影響也會不斷擴大,最後政治影響力也會不斷滲入該區。
中國的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正如莫斯科卡內基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倫寧(Dmitry Trenin)所觀察的那樣,俄羅斯國安部門認為,中國目前將軍力中心放在東海及南海問題上。然而,考慮到俄中兩國經濟和人口結構的差異,俄羅斯認為中國可以在未來將其目標輕易轉向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