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智思認為,梁振英當前要跟各界溝通,才能令施政更加順暢。(中評社記者攝) |
他認為,直接聽取持份者的想法,推出政策時才更有把握,“ 說實話,議員也是看選民意願,選民突然站起來,發覺不對勁叫停,議員亦會立即叫停,不理會之前答應過你的事。他們是代表民意,所以政府不要單靠議員把脈,而需要真正的接觸持份者”。
政府過去透過吸納政黨成員加入行政會議,以求在立法會中箍票,但做法在現屆政府任期內未能收效。對於將來行會改組後,應否加入更多政黨代表,陳智思謂,“一個箍(票)不到,兩個亦不會箍到(票)。如果目的是為了箍票的話,我覺得沒有這個需要”。但他認為,委任金融和商界代表入行會,反而有助補足梁振英在這方面的不足,如果再委任政黨、民間代表和學者,行會聲音便會取得平衡。
對於行會將來的職能和角色,身為前行政會議成員的陳智思強調,“行會角色可以有更加大的作為”。他認為,回歸後的行會只是擔當把關角色,但其實它也可以擔當主導角色,“如果想純粹的把關、守門的,還是想行會跟政策局一起推銷政策呢?”
陳智思謂,現時行會沒有參與前期政策的制訂,但如果改於早期參與的話,到底行會成員和政策局長的角色會不會出現角色重疊,全部都需要作出研究。
坊間盛傳陳智思會出任行會召集人,但陳智思表示,迄今仍未收到梁振英邀請出任行會,但他肯定不會擔任全職公職,至於會否考慮非全職的公職,則需要視乎性質和要求,“所以如果你說有(行政會議成員的角色)大改變,我需要先了解參與程度,我能不能付出到時間,還用我是否有足夠能力勝任”。
陳智思表明,如果日後的行會成員須要有高度參與,對他來說有“高度困難”,“如果只是開一次會,這很簡單,但如果說要幫手推銷,參與度高的話,我可能未必應付得到。所以究竟CY想用什麼模式去運作行會呢,這個是考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