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中國經濟為什麼在西方“被老大”了?中國經濟迅速成長當然是主要因素,除了枯燥的數據之外,西方國家民眾也可以從周遭生活的變化中尋見一點端倪:中國遊客蜂擁而來,去年中國來美109萬遊客,人均消費5271美元,出手最大方;中國人留學潮、移民潮湧動,16萬中國大學生正在美國留學,申請投資移民美國的中國人一年增加了兩倍;中國人去年在美購房90億美元,成為第二大外國主顧和美國房地產經紀人的“新寵”;中國去年百萬富翁達140萬個,名列全球第三。有關中國富豪的新聞經常見諸西方報端,給人的感覺是,中國人真有錢。
媒體的興風作浪難辭其咎,大選年的政治炒作火上澆油。美國選舉候選人經常渲染中國經濟威脅論,將美國高失業率歸咎於進口中國商品的衝擊,這強化著中國經濟已經壓倒美國的誤解。包括皮尤民調在內的多個調查已發現,更多美國人誤以為中國經濟已經超過美國。相比之下,多數中國人倒有自知之明,皮尤民調中,48%的中國人認為美國是世界經濟第一,29%自認為第一。
西方公眾的誤解折射出在中國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美國人對帝國是否衰落的危機感和中國會否顛覆現行秩序的憂慮感。皮尤的民調也發現,美國在多數國家民眾心目中的形象總體上依然是積極的,但對奧巴馬政府的失望感在增加;中國在西方國家民眾心目中的形象有所惡化,但在多數發展中國家仍受歡迎。世界公眾對美中兩個大國的觀感不相上下。
這個民調結果震動美國,其實只是過去兩年美國人對中國經濟總量何時超過美國關注的延伸。從經濟總量而言,以匯率換算,中國可能在2025年左右就會超過美國,成為頭號經濟體,但從人均GDP而言,即便到那個時候,中國依然僅及美國的約五分之一,更遑論考慮到軍事、科技等硬實力和教育、文化等軟實力,中國的綜合國力與美國仍將有很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