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麗嘉。中評社記者余東暉攝 |
在制裁生效的最後一刻豁免中國,並不出人意料,顯示美國不願在伊核問題上真的與中國撕破臉面,畢竟美國在廣泛的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都尋求中國的合作,不豁免中國公司就等於將中國列入對立面,不僅不利於伊核問題的解決,還會妨礙其它領域的合作。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能源問題專家鄧麗嘉(Erica Downs)指出,奧巴馬執政以來,應對核不擴散和全球經濟衰退成為美中關係的中心,兩國元首數度會晤都將伊核問題列為首要議題之一,雙方都盡力避免因為制裁伊朗的分歧而抬高兩國關係的緊張度。
鄧麗嘉對中評社記者表示,所以將豁免中國公司拖到最後一刻,她猜測主要是因為一來需要核對中方所說的今年以來從伊朗進口原油減少25%的數據準確性,另一方面也是繼續對中方形成一點壓力,希望中方兌現今年內從伊朗進口原油減少16%到20%的承諾。
按照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說法,中國今年以來從伊朗進口石油“顯著減少”,因此符合豁免的條件。儘管美國學者分析,中方今年首季從伊朗進口原油比去年同期減少近三分之一,主要是因為中石化去年底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產生價格糾紛,但鄧麗嘉說,商業糾紛提供了政治機會,客觀上有利於中方將之作為配合美方制裁伊朗的證據。
蘭德公司伊朗問題分析師納德(Alireza Nader)說:“我們不想制裁中國,但我們想減少伊朗石油出口”,“中國現在所做已經幫助了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