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1969年7月20日率先登月 |
中評社華盛頓8月26日電(記者 余東暉)人類首位登上月球的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25日逝世,他留下的傳奇故事很多,其中一個被津津樂道的故事是,上世紀60年代末,在美蘇太空競賽達到高潮時,阿姆斯特朗提出“溫馨時刻”,在太空放置包裹,紀念人類在探索太空征程中犧牲的美蘇兩國宇航員。
以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指揮“阿波羅11號”率先登上月球為標誌,美國在美蘇太空競賽中占得上風,美蘇隨後開始探討在太空領域合作,導致1975年7月17日美國“阿波羅18號”與蘇聯“聯盟19號”飛船在太空交會對接。直至今天,美俄還在國際宇航空間站和衛星發射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
或許我們可以將阿姆斯特朗在太空主動示好,理解為美國人在太空領先後刻意表現大度,但在那個冷戰黑暗的年代,阿姆斯特朗的舉動無疑是個亮點。
今天我們在紀念這位逝去的一代航天傳奇英雄時,不能不想起美中太空合作的現狀--比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更加相互隔絕,老死不相往來。2011年5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法律封殺了美中之間任何太空領域的官方交往,而兩國在太空領域的互不信任、互相猜忌正在滋長蔓延。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理事會”(CFR)高級研究員、前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司令克羅茲(Frank Klotz)最近撰文指出,美俄能夠在太空項目成功合作,是因為兩國都有重要的東西可以收獲和貢獻,而現階段與中國合作的潛力似乎有限,特別是中國太空科學排在軍事項目的後面,然而中國提出的若干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可能會改變這種狀況。
中國已提出在2025年前後實現載人登月。儘管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最近嘲諷中國的登月計劃,要中國人登月後去看看美國人43年前已經插在那裡的星條旗,但實際上美國人內心對中國太空項目的突飛猛進與奮力追趕充滿了危機感和焦慮感,越來越多的美國學者和科學家呼籲與中國展開太空項目的交流合作。
曾任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副司令的克羅茲表示,中國在許多方面已達到一流太空國家的水平,2011年中國有19次太空發射,比俄羅斯少12次,但比美國多1次。他認為,中國的太空項目除了有提振國家形象的考慮外,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兼顧軍民兩用。
與此同時,美國2010年停止了重回月球的努力,以航天飛機為代表的載人太空飛行政府項目最近亦已終止,交由私人公司運營,美國政府則全力向火星邁進。這種策略是為了在財政困難的情形下,將有限的錢用在刀刃上,繼續保持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領先優勢,卻引來包括阿姆斯特朗在內的老一代宇航員的不滿。
登月後很快“歸隱”,很少在公眾面前曝光的阿姆斯特朗2010年罕有地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作證,批評奧巴馬政府放棄重回月球的計劃。他說:“美國因為在這片新海洋航行探索方面做出的貢獻而贏得世人尊敬。如果我們通過投資獲得的領導力任其消逝,其它國家肯定就會在我們退縮的地方趁虛而入。”
如果美國將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追趕視為“零和競爭”,今後二、三十年,美國人像阿姆斯特朗這樣的憂慮只會越來越強烈;如果美中能在太空開展合作,中國正在做美國三、四十年前做的事情,將延續人類共同探索太空的征程,兩得其所,相互補充。
探索太空領域,登月球、探火星只是先導,更現實、更重要的是通過發射衛星,建立空間站,利用宇宙,造福人類。在這方面,中國的動作更大一些,與美國的差距更小一些,美國人的危機感也更強一些。2007年和2008年中美相繼射殺失效衛星之後,建立太空路規,防范太空垃圾的呼聲四起。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太空項目主任克雷龐(Michael Krepon)呼籲,所有有太空能力的國家應當談判太空行為守則,尤其是在減少太空垃圾、支持太空交通管理、禁止有意和有害的太空攔截三方面建立各方共同遵守的規範,而美中之間也面臨著窗口機會,應當像美蘇當年限制戰略武器談判那樣,展開美中規范太空行為的談判。
克羅茲強調,在美國戰略注意力更多地轉向亞太地區,鼓勵中國支持建設性地解決政經分歧的今天,美國絕對應當認真考慮像美俄太空合作那樣,尋求與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那樣才符合美國長遠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