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記者追問:這種立場在許多中國人看來是自相矛盾的,您如何跟中國人解釋說明?包道格回應,這種可以回溯至二戰結束時甚至殖民時代的歷史環境下形成的矛盾是很難解決的,當年政治家們在舊金山坐下來談和約時也許沒有想到釣魚島在哪裡,也沒完全看到細節,直至今天保持模糊性因素仍是那些聰明、謹慎的政治家處理問題的最好手法。
包道格認為,日本政府擬將釣魚島“國有化”實際上是希望冷卻局勢,但被中方“誤讀”,日本希望負責任的官員來處理釣魚島爭端,以免問題失控,淪入其國內政治的左、右派之爭,希望中方能看出端倪。他說,日本不久前宣布一系列官員調整,這些官員負責任,瞭解背景,知道如何處置問題,相信各方在上世紀70至90年代協議的基礎上攜手合作,增加信任,就能緩解緊張關係。
至於馬英九的“東海和平倡議”及其推動綱領,曾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的包道格指出,尋求分享資源是好主意,那也是在主權爭端近期無法解決的形勢下唯一的出路。馬的建議會否被大陸和日本方面采納,來自其首都的反應有不確定性,但他個人非常贊同那些建議。
對於外界認為希拉里日前訪華無功而返的說法,包道格不表苟同。他認為,美中雙方在南海等問題上有分歧,但雙方有機制可以討論這些分歧,也很有必要進行溝通,從這點看,希拉里的訪問還是有成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