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恩炮轟奧巴馬只說不做,喪失信用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
耐人尋味的是,半年多前在喬治城大學就亞太政策演講時還表示要與中國實施“新型大國關係”的賴斯,11日在演講中不但只字不提“新型大國關係”,也很少提到中國。總共四處與中國有關,三處對中國有負面涵義,一次說中國與俄羅斯在聯合國4次否決制裁敘利亞的決議案,一次說美國支持東盟談南海行為準則,一次說美國司法部起訴5名中國軍官,顯示美國不容政府支持的網絡商業竊密行為。只有一次說到與中國密切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還是希望中國承擔減排責任。她在演講中,還大談美國聯合歐盟制裁俄羅斯開始奏效,並唱衰俄羅斯經濟。
奧巴馬在西點軍校的演講談到反對改變區域現狀,反對大國欺負小國時,將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行為與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行動並列。賴斯說,美國與盟友的安全依賴於定義和堅持規則來主導共同的安全空間--拒絕進攻性行為,阻止以大欺小的能力,建立和平解決衝突的方式;亞太再平衡的關鍵元素是與美國的夥伴加強區域機制和國際準則。賴斯此言矛頭明顯指向中國。
近期對俄羅斯採取制裁行動的同時,對中國的立場也趨於強硬。在“動員同盟”的概念裡,小布什政府第二任內希望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stake holder)的想法了無蹤影。美國學界一直有另外一種聲音,現行國際秩序需要接納中國,讓中國參與制定規則,這樣中國就不會顛覆現行體系。不過這種聲音近期被壓抑了。
正在布魯金斯學會做訪問學者的北京大學教授朱鋒在CNAS年會上表示,中國過去30多年經濟的成長繁榮說明,中國很大程度上是美國領導的現行體系的“搭便車者”,希望中國能繼續搭便車,也希望美國能繼續為區域安全穩定發揮領導作用。中國當然正在變大變強,但北京還遠沒有做好準備來干預地區事務。對於美國作為亞太地區不可或缺的大國領導地位,中國外交學界內部並沒有太大的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