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華社記者採訪被打 調查稿件發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1 16:46:11


  中評社香港11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日前因為採訪河北灤平縣生態污染調查被打,昨日新華社客戶端發佈相關調查稿件。全文如下: 

  今年以來,我國一些地區環境治理壓力不斷加大,上級部門要求進一步加強對生態污染的輿論監督。在接到群眾舉報線索後,記者兩次赴京津冀水源涵養地--河北省灤平縣調查生態污染問題。 

  記者調查發現,作為水源涵養地和三北防護林工程體系的一部分,灤平縣一些鐵礦採選企業和尾礦庫聚集的鄉鎮,不僅粉塵污染和水污染問題嚴重,而且一些尾礦庫違法佔地毀林問題也很突出。 

  “以前這裡井水可以磨豆腐,現在不成了” 

  灤平縣距北京160公里左右,與懷柔區和密雲縣相鄰。灤平縣志稱:該縣境內有灤河、伊遜河、興洲河、潮河四條較大河流,其中潮河屬於海河水系,境內流域面積1423平方公里,是京津兩市的重要水源地。 

  11月4日早,記者驅車趕往灤平縣城小營鄉,剛過紅旗村的大牌樓,就發現坑坑窪窪的道路上,滿載礦石的大卡車絡繹不絕,車廂大多數沒有遮蓋,塵土飛揚,看不清前方道路。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就是我們過的日子。”小營鄉哈叭沁村村民王某說。粉塵特別大,洗的衣服晾在外面,干了也落下一層灰。 

  小營鄉中心校哈叭沁小學緊挨著馬路,運載鐵礦石的卡車每天駛過。學校的趙老師說:“粉塵太大了,400多名師生都是活著的吸塵器。” 

  在哈叭沁村,村民對記者說:“以前這裡井水可以磨豆腐,現在不成了,很多村民從城裡購買桶裝水運回來,成了不小的經濟負擔。” 

  調查發現,一條流經多家礦企附近的小河溝,河床上鋪滿了黑色尾礦砂,河水變為灰褐色並呈漿狀,流往伊遜河,而伊遜河下游是津冀水源的灤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