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智庫舉辦研討會探討美中建立互相包容關系的基礎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
中評社華盛頓10月19日電(記者 余東暉)面對亞太地區美中實力此消彼長的現實,美中關係戰略競爭性愈益強烈。儘管奧巴馬在習近平來訪時不願公開回應“新型大國關係”,但美國外交學界確實在探求如何在西太平洋建立美中相互包容接納的秩序,以求在戰略競爭中和平共存。這就有如“摸著石頭過河”,但美國知名學者強調,首先要確定是否“過河”,然後才能尋找正確的“過河石頭”。
習近平剛訪問過美國,華府外交學界就舉行多場研討會探討上述問題,最近美國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學者中心”就舉辦題為“再評估美中關係的基礎”的研討會。多位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提出了他們的見解。習近平訪美期間,中美就許多具體合作達成結果。這些專家由此無不認為,美中元首經常性的定期對話,對處理雙方重大關切,構建穩定的美中關係至關重要。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指出,美中經濟互相依賴是兩國關係的重要支柱,但不是唯一支柱。隨著中國的利益從周邊向全球擴大,美中更有可能在共同面臨的挑戰方面找到新的合作可能。美中在一些領域的摩擦很可能增加,但以合作制衡摩擦是保持兩國關係平衡的關鍵策略。
為此葛來儀提出“指導雙方保全利益與和平”的6點建議:
首先,雙方要互相認識美中關係對兩國利益的重要性,兩國領導人必須將這個關係作為優先,花時間加強高層溝通與會晤,精心培育,盡量減少誤解和誤會。只有高層領導的經常交談,才能像此次習近平來訪這樣,為處理像網絡安全這樣的緊迫問題注入動力。
其次,接受美中利益有差異甚至會有摩擦,但必須非常謹慎處理。目前兩軍領域的信心建設措施,在海空領域談判行為規則是好的範例。雙方應當清楚哪些是最重要的需要處理的事情。
第三,雙方應當克制直接損害對方利益,增加不信任感的行動和聲明。
第四,如果可能,雙方應當尋求與國際社會其它成員就指導行為的準則、法律、規則達成共識,包括在經濟、太空、網絡等領域。在規則和法律尚不存在的領域,中國應當被納入制定規則的議事桌。
第五,在可能的領域,雙方應追求妥協和包容,儘管雙方領導人都不願意在各自國內民眾面前對外“示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