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民辦公室沙發上常年放著大玩具熊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
更讓朱民有點小得意的是,他為IMF帶來了新鮮的東西--新興國家的經驗,讓以前在幫助窮國、脆弱國家時只談財政與金融政策的IMF,更多地討論“增長與就業”,實實在在地幫助這些國家為促進增長打基礎。鄧小平在中國實踐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在IMF演化成“增長才是硬道理”。來自窮國和小國的代表問朱民何以能夠理解他們的苦衷與難處,朱民一言以蔽之:我也來自發展中國家,中國也曾經貧窮落後。而對於美國這樣的老大,IMF在評估他們的經濟政策時,也不僅僅是關注美聯儲加息減息,還敦促美國進行收入分配和稅收制度的改革。
IMF既然是現行國際金融體系的支柱,就難免帶有當代國際關係地緣政治的烙印。論專業知識與對金融市場的敏感度,朱民認為,包括他在內的許多中國同仁都不成問題,而且可以通過多看書多學習來補充,但對於外交與國際政治的感知,則需要在實踐中磨練提高。他認為這既是自己的短處,也是中國優秀人才今後更多地走向國際舞台要加強的一面。
現實離不開政治經濟學。當今世界主要風險是政治風險,從英國脫歐到美國大選,從歐洲難民潮到恐怖襲擊頻發,全球政治經濟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民粹主義抬頭,使人質疑全球化何去何從?朱民指出,全球化的核心是收入再分配,如何實現利益共享?全球化帶來的資本流動,帶來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大的風險,反過來又影響收入分配。全球化背景下,人的自由流動原則,包括移民與難民問題,與社會經濟的穩定如何平衡處理?這些確實是全球化需要應對的挑戰,但他堅信全球化是歷史潮流,不會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