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2016年第三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與會代表在四川成都合影。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杭州G20峰會召開在即,各種籌備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中,但近期網絡上卻出現了諸多謠言。比如,餐飲店、藥店等都要關閉,8月起不能郵寄快遞,安保警察每人補貼10萬元人民幣等。對此,浙江官方已對此一一澄清。
美國《僑報》8月15日載文《謠言攪局G20的反思》,文章說,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尤其在越來越多中國民衆使用網絡表達情緒和傳播信息的今天,如果僅僅是被動的回應謠言,那麼官方辟謠的速度永遠跟不上謠言傳播的速度。何況,謠言完全缺乏事實依據,不少時候還與“負面消息”相瓜葛,“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的慣性邏輯,再次加快了謠言的傳播速度。
謠言是可怕的,威力是巨大的。在中國古代,“謠言”往往以童謠或讖緯等形式傳播。綜合來看,它往往具有欺騙性、神化性、煽動性等特性,輕則擾亂民心,重則引發社會動蕩。今天,謠言不再借助童謠等方式傳播,而是通過互聯網平台散播。與古代相比,今天的謠言可能少了神化性等特性,但其對社會的危害卻是一樣的。比如,一些謠言大肆傳播便會讓官方無故躺槍,導致形象受損,進而造成官民互信不足。從社會穩定角度來說,這顯然是百弊無一利的。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但僅僅依靠智者還不够。面對鋪天蓋地的謠言,官方還要積極主動。仔細分析,不難看出謠言能够攪局G20,主要是因為城市舉辦國際大會時,多少會給民衆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帶來一定不便,所以民衆急需一個清晰明了的回應。如果官方又在信息公布方面稍有滯後或吞吞吐吐,先入為主的謠言就經常會“名正言順”。比如,面對G20峰會,當地不少民衆就很擔心近期看病就醫、購物快遞、外出活動等是否會受到影響或限制。如果,這個擔心和疑惑得不到及時的解答,一些網上謠言就可能被民衆信以為真,甚至一些人還會加入謠言散播者的隊伍中。
所以,要粉碎謠言,就需要官方建立公衆質詢平台,給民衆創造一個解答釋疑的窗口。另外,官方也要對網上輿情進行提前分析、評估、預測,對民衆關注的熱點問題或話題,提前進行宣傳、溝通、解釋等工作,讓民衆做到心中有底、心中無疑。如此,謠言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和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