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萊爾在CSIS辯論會上提出中美在第一島鏈內做交易的假設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
中評社華盛頓12月2日電(記者 余東暉)特朗普不是做交易的天才麼?請想象美中在第一島鏈內達成交易:大家在衝突時都不封鎖運輸線;美國同意減少對華抵近偵察,中國同意不進一步在南海軍事化,雙方軍事演習相互提前通報;雙方都能理智應對危險,既可穿行於必要區域進行各自軍事活動,又避免做打破約定而產生可能導致報復的事情。
美國退役海軍上將、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前國家情報總監、美國笹川基金會主席布萊爾(Dennis Blair)日前在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力量”項目舉辦的“中國能在捍衛主權和海洋利益的同時容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辯論會上提出這個想象中的美中交易,引起與會聽眾的興趣。不過布萊爾特意說明,這不代表是他本人的倡議,只是為了辯論會的目的而提出的假設。
“如果你們在新政府中處於做交易的位置,這是你們會願意考慮的”布萊爾說,“類似這樣的東西會是雙方有興趣考慮的。”
布萊爾是在辯論會中被問到特朗普政府可能的對華政策時做此假設的。他說,在大選辯論中,美中安全關係沒有怎麼成為議題,這是好事。既然特朗普有達成交易的內在衝動,讓我們想象一下:什麼樣的交易能夠將一些現實放進“太平洋足夠大,能包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的主張中?
這位1999年到2002年擔任美軍太平洋司令的退役海軍上將說,有中國人建議以夏威夷火奴魯魯為界,以東歸美國管,以西歸中國管,這當然是美國不會容忍的。但不妨想象一下,在第一島鏈之內與中國達成交易並非不可能,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這種交易包括:航運不受限制。雙方正式或非正式地同意,即便發生衝突,不會切斷前往中國的運輸線,也不會封鎖台灣。在和平時期,美國同意明顯減少但不完全消除在中國海岸附近的偵察活動,在那個區域的軍事演習會提前通知中方;中國同意不進一步在其主張的南海島礁進行軍事化,軍事演習也提前通知美方。雙方都能夠理智應對危險,既可為了自己的目的穿行於必要區域進行軍事活動,又避免做打破約定而發出嚴重信號,產生可能導致報復危險的事情。
作為辯論反方的布萊爾強調,這不是他個人的倡議和觀點,而是基於辯論的精神提出的假設,但如果雙方真有意達成交易,這會是雙方有興趣考慮的事情。
辯論的正方是退役海軍少將、海軍研究中心(CNA)高級研究員麥德偉(Michael McDevitt)。他指出,以特朗普在競選中在貿易等問題上的說法,當然不利於改善美中關係的氛圍。而共和黨政府傳統上通常會更強勁支持台灣民主,所以特朗普團隊成員有可能在支持台灣方面表現得更咄咄逼人。加上民進黨在台灣執政,他認為這些都會增加美中關係的難度。
麥德偉不認為特朗普會在南海與中國打仗,但相信美中關係比今天更困難是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