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過2015年奧巴馬政府對台軍售決策的鄧志強在回應中評社記者提問稱,如果美方考慮對台軍售時機的過程中首要考慮如何儘量減少中方的反應,那就是一種“賠本買賣”。他認為,對台軍售首先要考慮台灣需要什麼,什麼時候需要,怎樣才符合美國的利益,以及時的方式提供武器,然後才考慮對美中關係會有什麼破壞性影響。
6月29日,特朗普政府通知國會最新一攬子價值14.2億美元的7項對台軍售,這是被奧巴馬政府遺留下來的軍售案,沒有尖端武器。正好當晚中國駐美使館舉辦香港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又值首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即將舉行,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有話說: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對台軍售,這種行為損害兩國互信;美方“屢教不改”,而中方會繼續“教”下去,做正確的事情。台灣最終回歸祖國懷抱,不是任何人賣幾件武器可以阻擋的。他反問:“當年中國內戰的時候,美國也給我們對立方提供了很多武器,最後不都成了我們的戰利品了嗎?”
經過此次軍售,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10月份透露,美國對台軍售程序目前管道裡是空的,要等台灣提出新的需求意向書後,美國政府才能啟動相關程序,這個過程需要一年到16個月時間。因此如果2018年之內若有新的對台軍售通知國會,他會“感到相當驚訝”。
在美國醞釀對台軍售的同時,從2、3月份起,台灣意欲購買F-35先進戰機的討論浮出水面。對此美方專家有爭論。前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Randy Schriver)說,考慮到台灣面臨的威脅,F-35戰機會是台灣感興趣的合理東西,但不確信台灣的要求會否得到特朗普政府的評估。CNA高級研究員麥德偉(Michael McDevitt)直言:以台灣現在的防務預算,買不起這麼昂貴的戰機。去年還認為F-16是台灣最合理選擇的韓儒伯今年認為,F-35是否應當售台值得討論,但結論尚未做出。美國學者透露,特朗普政府內部就此有爭論,目前是擔心台灣能否保住F-35技術安全的一派佔上風。
五角大樓負責亞太事務的首席副助理防長海大衛(David Helvey)9月14日在智庫演講時,為台灣軍力轉型“下指導棋”。他稱,對於台灣的挑戰不在於要打敗解放軍,而是要發展各種能力生存下去。據此他提出了四大重點:資源優先化;優先防衛本島;發展有能力和有效部隊;投資不對稱戰力。這麼做就是要增加大陸動武取勝的不確定性,讓解放軍覺得遲疑──“今天不宜”。在10月16日舉行的2017年“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上,海大衛就台灣如何建設可靠的、有彈力的、划算的有效威懾力提出了許多具體意見和建議。
在朝鮮半島核陰霾中,有美國前情報官員9月份提議在台灣部署戰術核武器,激起輿論風波。鄧志強對中評社指出,這是在草率地談論嚴肅的話題。這個問題必須在戰略上、政治上、法律上進行謹慎思考,考慮由此帶來的政治、經濟、安全意涵。他說:“我覺得這根本無助於台灣,對台灣和美國都會有非常嚴重的地緣政治意涵。”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則強調,“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事情導致任何人企圖把核武器引進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