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孔智。(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1月9日電(記者 黃文杰)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孔智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高中生申請大陸大學的標準,從“前標”(前25%)降至“均標”(前50%),預料台生赴大陸讀書效應今年會更熱絡。而陸生又不來台灣,他憂心兩岸高教處於不對等發展,未來台灣高校倒閉潮,走上街頭會是博士老師,情何以堪。
李孔智,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曾任文化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處長、私立萬能科技大學主任祕書,現任兩岸關係發展協會秘書長,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固定受邀擔任東南衛視、海峽衛視時事評論員。
針對台灣《天下雜誌》最新民調,“台灣人”認同度創5年新低,天然獨不再是鐵板一塊,20到29歲在2017年調查時自認“台灣人”的比例為76.7%,30到39歲受訪者則認為66.8%;但到了2018年調查時卻雙雙萎縮,前者為72.7%,後者為59%,其中,20到29歲的年輕世代,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從1.1%提升到4%,30到39歲則往“(兩者)都是”移動,被問到去中國大陸的工作意願時,有37.5%表示願意,西進中國意願升高。而在兩岸關係平衡的態度上,“統一”選項也首度翻轉,出現上揚趨勢。
李孔智告訴中評社,台灣深綠當然希望只講“我是台灣人”,尤其現在小孩,對於“國家認同”也是如此,他教大一新生,學生“言必稱中國”,沒人用“大陸”,但是他總會在課堂上不厭其煩解釋,當你說對方是“中國”跟“大陸”差異,後者至少讓台灣保有迂迴空間。
他分析,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出版《想像的共同體》,告訴我們,不是血緣決定你是哪裡人,可能根據出生地、血緣、工作地、求學、女友住在哪裡,只要我認同這個城市,與有榮焉,城市榮耀感,都可以說“我是這裡人”,我可以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我是山東人、我是基隆人、現在也告訴別人“我是武漢人”。
李孔智對中評社說,因為這些都跟我有關,不完全是血緣,很多認同是想像,“我是台灣人”本身沒有排斥性,可以同時是中國人,大陸也希望講“兩者”,這種認同本來可以並存沒有衝突,基於這種邏輯,曾經是我父親出生地、我成長以及我讀書,娶妻生小孩地方,認同是多元,沒有必要單一或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