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145369億元,占GDP比重為16.1%,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經濟日報發表時評人林子文文章表示,“三新”經濟是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簡稱,是經濟中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生產活動的集合。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增速換擋、動能轉換、結構優化等特征更加明顯。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許多地區和部門都著力加快發展“三新”經濟。
總的來看,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不斷湧現,以“三新”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正在逐漸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平穩增長,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三新”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但也面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有些地方雖然已經深刻認識到發展“三新”經濟的重要意義,但在新動能打造中或者急於求成,表面看要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其實是穿新鞋、走老路;或者罔顧發展實際,照搬照抄其他地區思路和經驗,別人發展什麼產業,自己也跟著上什麼項目;或者在發展中“另起爐灶”,大搞產業園區,以為有園區自然會引來“三新”經濟集聚;等等。
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讓個別地方的“三新”經濟表面看起來轟轟烈烈,其實往往缺乏核心技術和創新要素的支撐,到頭來不僅很難真正做大做強“三新”經濟,而且談不上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反而容易造成資源要素浪費。
文章認為,應該看到,“三新”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經濟劃分模式的表現形式。但是,“三新”經濟不可能孤立發展,同樣需要依靠各種創新要素集聚作為支撐。同時,“三新”經濟本身也有著很強的跨界融合特征,與原有產業、業態、商業模式有著緊密的聯繫。例如,新產業既可以是新技術應用直接催生的,也可以是傳統產業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形成的;新業態可以是依托技術創新和應用,從現有產業和領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形態;新商業模式則是通過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對原有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實行整合和重組,形成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
因此,在推動“三新”經濟發展中,不能片面求“新”,而是要注重推動跨界融合、重塑商業模式、促進新科技成果轉化,充分釋放“三新”經濟的外溢效應,做大增量、做強存量,才能形成更加高效的經濟增長新動能。具體而言,在發展“三新”經濟中,既要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技術創新應用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形成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同時也要依托“三新”經濟發展,順應消費升級和供給升級大勢,幫助改造提升原有的供給結構,幫助傳統產業突破轉型發展的障礙,為傳統動能賦能,讓傳統動能煥發出新的活力。
切實發揮好“三新”經濟作為新動能的重要作用,關鍵還要破除舊的發展觀念。思想的阻力是最大的阻力,觀念的障礙是最大的障礙。在發展“三新”經濟中,必須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不能幻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可以“走捷徑”,更不能以為老套路可以行得通,要扎扎實實地通過深化改革,打造好有利於創新發展的軟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的熱情,努力為“三新”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