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體系建設。(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9月20日電/中國正在迅速推進涵蓋3300萬家企業的社會信用評價體系計劃。國家發改委正在推進以社會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監管對象從大企業到獨立所有、獨立運營的小企業,涵蓋了所有商業實體。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7日報道,社會信用評價將包括法院判決、繳稅記錄、環保事項、政府許可、產品質量、安全生產以及市場監管機構的行政處罰等。支持建立該體系的人認為,這將有助於形成更好的“企業公民”。
在16日發布的一份通知中,國家發改委稱已經完成了對信用結果的初步評價,現在將把評價結果發回地方當局開展進一步核查和更新。
企業的信用評價結果分為優、良、中、差幾個級別,初步評價結果會作為政府開展不同程度監管的基本依據。對於被認為存在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地方官員會對企業負責人進行警示性約談,當面告知評價結果、主要失信行為、信用修複渠道等,督促和幫助其立即整改。
國家發改委已經完成了對旅游服務企業、煤礦企業、長途汽車運輸企業、天然氣供應商和家政服務企業的評價。
根據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今年4月公布的部分煤炭領域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在1.9萬多家企業中,被認定為“優”的只有98家,1768家企業的社會信用評價結果被列為“差”;208家天然氣供應商因違反法律法規而出現在最高人民法院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名單上,信用評價結果為“差”。
外界普遍認為,在2020年底正式啓動這一機制時,所有在中國注册的企業和個人最終都將被涵蓋在內,不過國家發改委沒有詳細說明到底有多少外資或私營企業被納入了當前的評價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