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雪麗警告,重啟美國對台政策,尋找替代性架構是難以想象的。 中評資料相 |
中評社華盛頓11月6日電(記者 余東暉)今年是“台灣關係法”40年,在美國國內挺台呼聲高漲的今天,即便像“台灣關係法”這樣的挺台法律,也被美國國內親台勢力批為不夠有力和明確。對於美國國內重啟對台政策的動議,有資深台海問題專家警告,華府尋求美台關係的替代性建構是難以想象的,足以招來北京的強烈反對,台北更會首當其衝。
華府智庫全美亞洲研究局(NBR)最新一期《亞洲政策》期刊推出專題討論--“圓桌論壇:台灣關係法之未來:改編與延續”。戴維森學院教授任雪麗(Shelley Rigger)在此撰寫“台灣關係法:過去、現在、未來”之專文,探討美國國內對於“台灣關係法”的各種動議及其可能帶來的後果。
在任雪麗看來,“台灣關係法”至今仍有價值,儘管它不能滿足任何人,但它所提供的“模糊性和靈活性”是“優點”而不是“缺點”。任雪麗指出,“台灣關係法”在美國法律和政策上創造了一個“創新的”架構,允許美國與一個不被承認的“國家”進行互動。在法律上,“中華民國”對美國來說是死的;在實踐中,它又是非常活躍。這部法律賦予台灣獨特的法律和政治地位,台灣既沒有得到正式承認,也沒有被完全拋棄。
任雪麗稱,“台灣關係法”使華盛頓得以在與北京建立建設性合作關係的同時,繼續與台北發展實質性關係。“台灣關係法”使美國與台海兩岸的關係走上平行軌道,並幫助美國將這兩對關係之間的溢出效應降至最低。美國不同的政府對該法的不同解讀,允許他們與台灣有不同程度的接觸。“台灣關係法”還確保了美國國會在監督台灣政策方面發揮作用。它賦予行政裁量權,但不完全控制行政當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