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京報評:我們將進入“搖晃的全球化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20-04-16 14:08:06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新京報評:疫情後,我們將進入“搖晃的全球化時代”

  來源:新京報  作者:連清川(新京報專欄作家)

  對於可能到來的搖晃的全球化時代,中國顯然有必要在維護和再建設上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打亂了全球化進程的節奏。在大部分國際貿易踩了刹車的同時,各種孤島主義式言論卻在相互撞車。人們擔心,疫情過後,全球化進程還能不能繼續。而現實給出的答案是,不利和有利情況各占一半。

  第一個不利因素,是自由貿易規則遭遇解構,且其此前就已遭強力挑戰。最有代表性的例證之一,是美國阻撓導致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停擺。最新例證則是特朗普宣布暫停資助世衛組織。但國際社會明顯對此缺乏制衡。

  不利的第二個因素,是缺乏成功的一體化樣本。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歐盟,在共同抗疫上明顯缺乏領導者,意大利甚至正是應歐盟要求削減赤字,在疫情暴發前關閉了數百家醫院。歐盟顯然沒有解決讓渡財政權與國家治理權之間的天然矛盾,且目前沒有答案。

  當然,也有有利於維持全球化進程的因素。即使疫情這樣的全球性公共危機,也沒有動搖其根基。

  首先是自關貿總協定以來業已形成的經濟分工體系仍較健全。盡管疫情期間產業轉移頻率有所加快,但主要經濟體在分工體系中的位置、權重無明顯變化。產品綫轉移容易,但產業替代相當困難,這意味著大家只能繼續走協作道路。

  另一個有利因素是,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是有可能修複的。美國多次延長華為供應商的臨時出口許可,批准向中國出口民用航空發動機就屬此例。這表明,即使單邊主義或冷戰聲音甚囂塵上,但面對本國產業的困境,有時也不得不打開供應鏈。而且,全球化進程已造就了資本全球流動的態勢。資本的逐利性客觀上對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也能起到保護作用,這特別表現在金融市場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