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2日電/在預定軌道上飛行近5000圈,穩定運行超過8800個小時,執行超過5000條指令,完成180餘次通信試驗,開展20餘次光譜測溫儀在軌觀測試驗,獲取了超過70GB圖像數據——這是虹雲工程首星在軌運行一年半交出的答卷。
記者22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了解到,自2018年12月22日成功發射以來,作為中國首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院研製的虹雲工程首星表現良好,有效驗證了低軌衛星互聯網的技術途徑。
2018年12月22日,虹雲工程首星成功發射,作為中國首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創造了首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首套低軌寬帶通信試驗系統、首套經在軌驗證的低軌寬帶通信協議等多個國內首次。
新華社報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黨委書記馬傑表示,在當今信息時代,隨時隨地按需的互聯網接入已成為“互聯網+”產業構建和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無論是內陸邊遠地區,還是空中、海上,無論是人與人、人與物還是物與物之間的信息互聯,都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
據估算,全球仍有近一半的人口未聯網,其中大部分為非洲人口。除廣泛應用在這些地面網絡不發達的地區外,航空、航海以及野外作業等都需要衛星網絡的支持。
為此,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提出基於低軌衛星星座構建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虹雲工程,並成功發射首星,先後完成了不同天氣條件、不同載體、不同業務場景等多種工況下的全部功能與性能測試,為中國衛星互聯網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