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佛指出,所謂北京將在六年內對台動武之類有固定時間框架的論斷是不正確的。他說,戰爭不是北京的“計劃”。真正的危險是,所有傾向於維持現狀的因素都已並繼續受到侵蝕,其中包括軍事平衡決定性地向中國大陸傾斜,但這是影響最小的變化,更不穩定的因素在驅動著這一動態:台灣內部政治和身份認同的發展;美中全面戰略競爭的出現;中國軍力崛起,與美國勢均力敵。
對於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扮演的角色,柯佛表示,最重要的是,美國應該盡量將其日益增長的與中國大國競爭的欲望與台灣政策分開。華盛頓支持台灣的行動“應該是實質的,而不是象徵性的”。現在華府應該抵制對抗和侮辱北京的強烈誘惑。美國支持台灣應側重於支持民主和經濟自由,在安全合作上聚焦於“令北京做出動武決定更困難”。
何瑞恩與柯佛訪談五個問題的主要內容如下。布魯金斯學會聲明,這些觀點只代表柯佛個人意見,不代表美國任何政府部門的想法和意見:
一,如何看待兩岸問題在中國國內政治中的作用?台灣政策是優先考慮,還是爭論焦點?
柯佛的核心假設是,北京關於台灣的言論一般不只是針對或主要針對台灣公眾,而是針對中國大陸的民眾,或美國政府和東京、堪培拉等其他一些外國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