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恩說:“我們不會改變中國,中國也不會改變美國。我們在國際體系中都是強大、有力、自豪的國家,所以我們必須發現有信心的道路,度過棘手的美中關係。”他寫這本書時,正值上次美國大選初選,他當時是希望不論誰當選,其團隊都能思考美中關係長遠競爭性勢頭,而不是覺得危機迫在眉睫,需要做出條件反射式的反應。
這本書提出了“競爭性相互依存”(competitive interdependence)的概念。何瑞恩解釋,這個概念意在與將大國競爭作為觀察美中關係的盛行框架進行“適度背離”。他說,如果完全聚焦競爭,將之作為組織美國對華政策的唯一原則,這並不能改變中國,但狹隘的觀點及其所做作為,使得北京得出結論:中美關係沒有改善空間,只需要與美國進行長期鬥爭做準備。
何瑞恩進一步闡釋,“競爭性相互依存”旨在區分美中關係中“零和”、“正和”、“負和”問題。其核心主張是:美中關係有內在的競爭性,雙方有根本性不同的政府和經濟體系,對區域和全球秩序有不同觀點和願景,在台灣等問題上沒有妥協空間,雙方有根本不同的利益所在,但雙方也有深厚的相互依存,包括雙方有不斷增長的經貿關係,也面臨著同樣的全球性挑戰。他說,這是一種框架裝置,而不是萬能解決方案,希望有助於理解美中關係的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