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俄烏衝突對三個“三角”關係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2-09-07 00:16:05


俄烏衝突對世界局勢和國際格局都產生重大影響
  中評社╱題:俄烏衝突對三個“三角”關係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作者:張磊(北京),北京市台辦研究室主任

  【摘要】俄烏衝突的影響不是一個固定結果,而是一個動態博弈過程。當前,美國的策略是通過烏克蘭消耗俄羅斯,并轉嫁危機,把負面影響引向中國,實現同時打壓中俄兩國的圖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對俄羅斯的制裁和抵制,應該已經超出俄羅斯預先的設想,但是普京和俄羅斯不會輕易被美國擊倒,中國也不會掉入陷阱。大國關係、地緣政治與世界格局將會因此複雜演變,俄烏衝突對全球的影響將是長期持續的。

  今年2月下旬,俄烏衝突不斷升級,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特別軍事行動、聲稱謀求烏克蘭“去軍事化”、“中立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局勢不斷發酵但仍前途未卜。目前看,俄烏衝突是冷戰後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事件,對世界局勢和國際格局都產生重大影響,歐洲和俄羅斯深陷泥潭,全球資源和權力結構將向美國和中國進一步集聚,台灣問題的解決也更加敏感。

  一、俄烏衝突爆發原因、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判斷

  俄烏衝突發展到今天,重要原因是美國主導的北約不斷東擴對俄羅斯步步緊逼的戰略擠壓,觸動了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和底綫,冒犯了俄羅斯的尊嚴,俄羅斯認為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已經“無路可退”。同樣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俄羅斯的判斷:在中美全面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美國難以同時對付中國和俄羅斯,要抓住這個“戰略機遇期”,一如克里米亞問題的解決;同時,近年俄羅斯的發展沒有大的起色和很好的辦法,其對美國已經失去信心和耐心,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儘快抓住時機,靠自己的拳頭在夾縫中砸出“大俄羅斯”夢,邏輯上俄烏衝突可能招致西方的反制,也可能凝聚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和俄羅斯的盟友,使俄羅斯有機會坐大,“富貴險中求”值得;俄羅斯必然會考慮到制裁的因素,但是有美蘇爭霸的大國博弈經驗,有克里米亞事件後被制裁的經歷、經驗和充分準備,特別是有“核武大棒”和“能源利器”,比較有把握阻止美國為首的北約的直接戰爭,能把部分損失從能源等方面“找回來”,甚至可以采取各種方式“影響”全球能源和糧食供給,作為討價還價的“備用武器”。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原本希望的是速戰速決,以最快的速度實現戰略目標,以意想不到的搏殺冒險方式衝擊現有格局,突擊實現利益最大化、代價最小化。但是,俄羅斯高估了本國的軍事能力,俄羅斯國力的衰弱對軍事現代化及軍事投入均有影響;也忽視了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烏克蘭的軍事訓練與能力提升,早有防備且有先進信息戰、提供武器等方式的後援增加了俄羅斯軍事行動的難度。“休克療法”沒有實現,烏克蘭的士氣也沒有垮,俄烏等多方進入和談與戰爭交互影響的複合博弈階段。

  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和抵制,應該已經超出俄羅斯預先的設想,俄很難完全實現預期目標。當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一方面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堅持不投降;另一方面,實施除戰爭以外的幾乎所有手段制裁、打擊俄羅斯,儘可能地削弱俄羅斯、使俄羅斯內亂、普京垮台。美國的策略就是通過烏克蘭消耗俄羅斯,并儘可能地轉嫁危機,把負面影響引向中國,實現同時打壓中俄兩國的圖謀。但是普京和俄羅斯不會輕易被美國擊倒,中國也不會掉入陷阱,世界上有許多重要國家也并沒有跟隨美西方制裁俄羅斯,勝負依然難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俄羅斯短期不得不繼續“搏殺”,俄烏衝突進入艱難博弈期。

  當前,美歐俄博弈已經進入相持階段,一方速勝的概率并不高。再經過一段時間,俄烏衝突的利益攸關方將不得不“冷靜”,更加理性地權衡利弊得失。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軍事實力差距大,未達目的俄羅斯不會輕易半途而廢,衹要俄羅斯內部不亂,局勢被烏克蘭逆轉的可能性較低。但是,長期的消耗對俄羅斯也是不利的,沒有極特殊情況,俄烏衝突會基本限制在烏克蘭境內。軍事衝突大規模升級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其對烏克蘭的訴求不是長期軍事占領,而是在周邊謀取有利的安全與發展環境。美國是俄烏衝突背後的“主角”,歐洲軍事衝突升級而失控不符合美國利益,美不會輕易改變與中國進行大國競爭的戰略,主觀上不想給中國更多“喘息之機”;最大程度地打壓俄羅斯,給俄羅斯以最大懲罰、給國內和盟友“交代”之後,如果形勢陷入僵局、繼續消耗對美西方不利,美國不排除會考慮“善後事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慣性與主流民意也未必接受大規模的戰爭。事件達到“高點”後會逐漸趨於穩定或緩和,“高點”是雙方都沒有更好辦法的時刻,什麼樣的“高點”是多方戰略博弈的結果。俄羅斯與烏克蘭及美國為首的北約如能通過互相妥協達到利益平衡點,事件會降溫;討價還價不如預期則會陷入僵持,俄羅斯將繼續在烏克蘭推進和擴大軍事行動,美國為首的北約也會繼續打壓俄羅斯,直到新的利益平衡點來臨,關鍵看誰能撑得更久。

  二、俄烏衝突對三個“三角關係”的影響

  俄烏衝突的影響不是一個固定結果,而是一個動態博弈過程,其對全球的影響將是長期持續的,地緣政治、大國關係與世界格局將會因此複雜演變。

  一是對中美俄“大三角”關係的影響。俄羅斯在事件中撞得“頭破血流”、“受傷”很重,在西方世界的形象惡化,其行為也“傷害”了美歐的“感情”,日後改善關係存在諸多障礙,短期將向以中國為首的非西方靠攏,在中美俄“大三角”關係中喪失先前“坐山觀虎鬥”的“主動地位”。以現有國力,美國其實沒有能力同時“對付”中國和俄羅斯,中國應對得當,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短期有望緩解。但是長期看,中美的戰略競爭態勢很難改變。美國是一個現實主義國家,為了利益打壓和遏制中國,如果俄羅斯不倒,美俄關係今後不是完全沒有改善的可能;中國要堅持以民族和國家利益為導向的“戰略自主”,恰如其分地處理好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不能被美國帶偏;將來美國“處理完俄烏衝突之後”,完全可能捲土重來,進一步加碼遏制中國。

  二是對中美歐“大三角”關係的影響。當今世界,美國的科技、經濟、軍事實力仍然首屈一指,歐洲由於力量難統合、實力不濟等原因,幾乎唯美國馬首是瞻。事前,美國正在糾集盟友,在台灣、新疆、南海等問題上對中國發難,“黑雲壓城”。俄烏衝突後,美國對歐洲的軍事、政治、經濟“繩索”進一步拉緊;“家門口着火”,歐洲將面臨安全、發展等一系列危機,自顧不暇;俄烏衝突也讓歐洲受到“驚嚇”,除英國等個別國家,歐洲追隨美國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的力度應有下降,其繼續追隨美國對中國在軍事、經濟等方面“動硬”的條件也相對減少。歐洲因俄烏衝突深陷泥潭,安全受到威脅,國際行動能力與整體影響受到掣肘,全球資源和權力結構將向美國和中國進一步集聚。俄烏衝突擴大對歐洲十分不利,中國要講清楚;要在經濟上繼續與歐洲互利合作,也要有效應對美國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的抹黑與攻擊,防止美國把危機轉嫁到中國身上,以此拉攏歐洲對中國形成新的“戰略圍剿”。

  三是對台灣問題中“小三角”關係的影響。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以台制華”和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是當前雙方關係的主要戰略設計和架構。俄烏衝突對台灣“觸動”很大,島內各勢力和民衆會思考美國的可靠性問題,民進黨當局將主導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加快發展軍事力量和“以武拒統”準備,繼續“倚美保台”、穩住島內。美國在對外宣傳上,繼續表態支持台灣,“警告大陸不要輕舉妄動”;內部則會反復重新評估新形勢下“以台制華”的戰略實施問題,謹慎對待“大陸紅綫”,提醒台灣不要過度“刺激大陸”、想方設法穩住大陸。可以預料,如俄烏局勢發展有利於美方,其會圍繞台灣問題不斷增加對中國的壓制;如俄烏局勢朝著不利於美方的方向發展,美國會在台灣問題上示弱以“安撫”中國。總體上,如果美國不喪失理性,台海緊張局勢不會失控,但是美國將會繼續圍繞台灣問題構建“印太架構”與中國周旋,既不讓台海風平浪靜、又避免局面失控,台灣問題的解決也變得更具挑戰性。

  三、新世界格局下科學應對台灣問題

  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本質不同,雖然烏克蘭問題對台灣問題的影響將是深遠的,如何在俄烏衝突之後的世界新局中,更快更好解決台灣問題更加考驗兩岸的智慧。整體上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繼續增強戰略定力和耐心,堅定發展壯大。從長遠看,俄烏衝突不會從根本上影響中國大陸解決台灣問題。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實力和能力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不可阻擋的,應有戰略底氣。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黨中央對台工作決策部署,在堅持“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基本方針的同時,始終不渝大力增強科技、經濟、軍事實力,能有效應對外部挑戰。要凝聚共識,增強自信,看清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勢、義始終在我們這一邊,我們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不因任何外部事件而改變。

  二是對於外部勢力干涉台灣問題,要堅決鬥爭。一方面,綜合運用軍事、外交、政治、經濟等手段阻止或減少外部的干預和影響,進一步明確劃出台灣問題的紅綫底綫,對於過綫過激行為,針鋒相對回應之。另一方面,要讓世界輿論明白,美國是烏克蘭問題的始作俑者,美國可以抽身,歐洲人民難以埋單;在台灣問題上,炒作“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是煽風點火行為,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是對中國愛好和平形象的抹黑,必須停止。

  三是兩岸要強化和平發展、國家統一的共識。今日烏克蘭局勢的惡化主要拜美國所賜,美國搞亂烏克蘭、消耗俄羅斯是“借刀殺人”、自己獲益,美國軍工複合體賺得盆滿鉢滿,歐洲卻在軍事、經濟等方面更加依賴美國,烏克蘭民衆更是衹能自身承受戰亂之苦。如果“台獨”失控引發戰爭,遭殃的是兩岸人民,美國衹會把台灣當棋子、“坐收漁利”、遏制中國,而不會關心中國人的死活,近期美國軍方人士鼓吹的“毀台論”就是明顯的例證。民進黨為首的“台獨”勢力要破除對美國的錯誤認識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從俄烏衝突中吸取教訓,明白“烏克蘭最後的下場”必然是悲慘的,改弦更張,不再執迷不悟。包括藍營、綠營和中間勢力在內的島內民衆要擦亮眼睛,看清本質和大勢,兩岸一家人、兩岸一家親,兩岸統一是大勢、是兩岸最好的前途、更是台灣最好的前途,兩岸同胞要和衷共濟,攜手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2年7月號,總第295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