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9月1日刊發一篇文章,題為《集束彈藥在俄烏戰爭中弊大於利》,作者是巴基斯坦戰略視野研究所研究員薩達因·加爾德齊。文章摘編如下:
烏克蘭從7月中旬開始在戰場上使用美國提供的集束彈藥,以支持其對俄羅斯陣地的反攻。美國稱使用集束彈藥是“有效的”,而俄羅斯則警告稱將以牙還牙。
然而,基輔和華盛頓都在淡化在俄烏衝突中引入集束彈藥的長期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比衝突本身更持久,從以前的使用例子中可以明顯看出,儘管數十年過去了,但未爆炸的小炸彈仍然影響著普通公民。因此,將它們用於短期軍事行動可能被認為是適得其反的,其長期影響超過其短期好處。
使用這種武器有兩個主要問題。首先,它們無法區分軍事目標和平民目標。事實證明,無論在哪裡,在衝突中使用集束彈藥,它們都對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平民造成了嚴重傷害。其次,由於集束彈藥的高故障率,造成它們出了名的不可靠。鑒於能將它們分散在很大一片區域內是激勵各國使用它們的一個關鍵特徵,未爆炸的小炸彈的影響就會和地雷相似。它們還會導致人們失明和失去四肢,因為它們會安靜地呆上數年甚至數十年,直到有人踩到它們時爆炸,造成死亡或嚴重傷害。
因此,集束彈藥的使用令這些地區變得不安全,嚴重影響到普通公民的生活。農民在地裡幹活時可能會意外觸發這些小炸彈,孩子們可能會將它們誤認為是玩具,而公眾不得不生活在一種持續的恐懼狀態中。
鑒於集束彈藥的這些影響,在俄烏衝突中使用這種武器可能會給平民造成災難性後果。
此外,儘管五角大樓收到基輔關於僅使用集束炸彈破壞俄羅斯在非城市地區的防禦陣地的書面保證,但有報導稱,烏克蘭使用集束炸彈襲擊了別爾哥羅德地區的俄羅斯村莊。此外,因為烏炮兵部隊庫存中擁有這些武器,在戰爭中未經授權或意外使用這一武器的風險將繼續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