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中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衹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才能夯實中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才能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中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勝利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
經濟日報發表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廷惠文章表示,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不斷深化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意義的認識,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準確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牢牢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
深刻認識戰略意義
文章分析,第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適應中國發展新階段要求、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的發展階段、環境、條件,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面臨新的發展環境和條件。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將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必須把發展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客觀上看,中國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具備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的大國經濟特徵。在此背景下,我們可以也必須實現內部可循環。
社會主要矛盾是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階段的客觀反映。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但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在很多地方還存在短板弱項。發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現象,制約了整體發展水平提升;發展不充分,主要是中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發展任務仍然很重。現實地看,中國國內經濟循環同國際經濟循環的關係客觀上早有調整的要求。
第二,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更好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舉措。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兩個大局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從國內看,中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已經擁有開啟新征程、實現新的更高目標的雄厚物質基礎,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從國際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必須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確保在極端情況下中國經濟基本正常運行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準確把握大局大勢,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
第三,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更好發揮中國比較優勢、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環境出現了變化,特別是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發生了變化。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達到瓶頸。與此同時,超大規模市場、人口質量紅利、創新發展等優勢逐步顯現。從需求側看,中國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擁有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消費市場。從供給側看,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基於新比較優勢的內需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徵將更加明顯。
同時要看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實現大國經濟內部可循環的主動布局。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和中國發展要素禀賦的變化,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而中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客觀上也對國內市場主導經濟循環提出了更高要求。衹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才能更好順應發展大勢,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挖掘內需潛力,增強發展韌性,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找准重點系統布局
文章指出,全面建成新發展格局任重道遠,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找准重點、系統布局,著力破除制約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一是提升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經濟活動需要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從而實現循環流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