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特聘教授江明修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7日電(記者 張穎齊)針對中美關係,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特聘教授江明修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以短期來看,中美都希望趨於和緩,當然有人認為是為長期對抗爭取時間,不過他是樂觀看待,反倒認為是為長期求和打開契機,因世界上重要勢力內部都有問題要處理,和平以及經貿交流,目前對彼此來講都是比較好的。
江明修,出生於苗栗,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哲學博士,歷任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政大公行系特聘教授、政大公行系主任、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第三部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專業認證學會理事長、台灣公行系所聯合會(TASPAA)會長、首任苗栗縣社區大學校長、政大社科院公民社會暨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召集人。曾為無黨籍苗栗縣長候選人、政治大學校長遴選候選人。
江明修表示,中美領導人繼2022年11月在印尼峇里島的G20峰會會晤後,時隔一年終於又見面,中美雙方會見前當然都有各自設定的目標,今年以APEC方式,地點又選在美國西岸,都有象徵意義,中美領導人還安排會議後,單獨在費羅麗莊園(Filoli)散步聊天,且不帶翻譯;足見相互都希望有合作、互利的交流,為先前中美貿易戰的強烈對抗,踩了剎車、舒壓冷卻。
江明修說,美國總統拜登從去年3月的“四不一無意”(不尋求與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到去年11月加碼承諾“五不四無意”(增加了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尋求與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看起來都是朝求和方向前進。
江明修指出,如今世界重要的勢力都有內部問題與動盪,尤其俄羅斯發生對烏克蘭戰爭,還有美國自己內部也有選戰激烈、極端化問題等,各自都有內部經濟等問題需要處理,所以中美被看作短期求和,但他認為或許也是長遠求和的開端。
江明修說,台海若引爆衝突,現階段對中美都不是最好選項。外交、政治上仍趨向和平,重點先是中美經濟協商能否穩定。美國在台灣也有特殊的利益,並不會片面改變台海情勢,若非中美關係有重大改變,或是台灣有特定問題,否則應不會爆發戰爭。
江明修提到,台灣內部現在有藍綠白競爭2024大選,各自都有兩岸政策與方針,但不會是主導兩岸關係的主因,主導因素仍是中美關係,有人認為民進黨繼續執政很危險,不過也看到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也向中間靠攏,不會太過於明示,賴清德若繼續秉持以往主張,也較難爭取到中間選民,因此目前仍以爭取大多數人同意的方向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