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文化人討論北宋巨幅墨竹的發現。(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8月31日電(記者 倪鴻祥)北宋是中華文化文學與詩畫藝術最重要的發展階段,影響歷代文人思想、創作甚鉅。一幅疑為蘇軾所作、並有米芾、文彥博、程頤等23位史上名人題文的北宋巨幅墨竹畫作在2002年被人發現,為進一步研究文化之美,台灣文化人黃鴻端發行、簡世瑜出書探索,昨天下午舉行新書發表會。
黃鴻端與胞兄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兼華夏公司董事長黃鴻鈞籌畫《北宋巨幅墨竹之發現-從文同蘇軾到焦山碑林》新書發表會,還意外發現其先祖、明末書法大家黃道周曾在畫作上題文,讓他們兄妹倆驚喜萬分。
大果文化顧問公司發行人黃鴻端昨日在台北市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舉行《北宋巨幅墨竹之發現-從文同蘇軾到焦山碑林》新書發表會,親自說明這幅名畫的來龍去脈。原畫主人、泰籍華裔人士達寧及新書作者簡世瑜都出席說明,會場吸引近百位藝文人士參加。
新書發表會以影片說明,會場掛滿一幅幅墨竹畫,並展示米芾等23位歷代藝術家年表等。
黃鴻端表示,這幅北宋巨幅墨竹從蘇軾於1072年所提13行題文起算到2013年已有941年歷史;畫作含裱軸長365公分,寬160公分;畫心為四張麻面紙所組成,長272公分,寬141.4公分,比因此被稱為巨幅墨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