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21日電/海協會長陳德銘指出,如果台灣逢大陸必反,將不利於和其他地區洽談自由貿易協定,而大陸和日本、韓國的自貿協議談判進行得很快,兩岸服貿協議如一再無法生效,將不利於和其他地區洽談自貿協定,台灣再拖下去,最後恐將被邊緣化。
中國時報報道,陳德銘表示,大陸現在和韓國自貿區談判進度,已完成7、8成。中、日、韓三方自貿區談判進展也很快。還有所謂東協+6的東協區域廣泛經濟夥伴(RCEP)談判,最近剛開完16國部長會議,預定2015年結束談判,其中也有很高程度的服務貿易開放。
為什麼要談RCEP?“因台灣常向陸方提起,能不能支持台灣加入RCEP,但加入RCEP的前提是,東協要先有安排,所以台灣也要先向東協開放。”
對雙邊與多邊經貿談判非常熟悉的陳德銘比喻說,服貿談判是兩個輪子,“一個是區域合作,一個是多邊體制。”多邊體制下159個成員的世貿組織,談了很多年,杜哈回合最近遭冷凍。
陳德銘說,因杜哈會議的延宕,所以在世貿組織下服貿部分先談了TISA(國際服務貿易協議),其中,23個國家和地區率先運作RGF(真正之友Real good friend,WTO會員於杜哈回合談判時,為推動全球服務業市場進一步開放,組成的集團),台灣已在裡面積極運作,大陸最近也要參加了。
所謂RGF談判是,所有在世貿組織承諾的服務業開放須加進去,所有的成員,已在雙邊對其他國家開放的服務貿易也要納入。兩岸及其他發達國家,都是RGF成員。
“在此結構下,如果台灣做不到對大陸開放,那麼只能選擇退出,退出的話,多數國家服務業不會對台開放,那台灣只能被邊緣化!”陳德銘坦承地說。
若台灣接受TISA條件,陳德銘說,那麼TISA要求開放的條件高於現在兩岸的開放,所以台灣現在遇到這個問題(兩岸服貿協議爭議),這問題也將在台灣參與其他多邊、區域合作中重演。
陳德銘提醒,“台灣面臨的關鍵是,下一步是不是有決心開放的問題。如果不開放,對台灣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自己競爭力、防止邊緣化,是非常不利的。台灣能夠為了一個所謂意識型態故步自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