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堂內部燈光亮度可調整,最多可容納300位信眾一起共修。(中評社 黃文杰攝) |
很多寺廟為了增建,會在古蹟旁蓋起十層樓的玻璃帷幕建築,感覺會很奇怪,大溪齋明寺增建計劃,讓人印象最深刻就是“減法”,沒有刻意華麗花俏,維持樸素低調,這也是法鼓山聖嚴法師生前,最在意與堅持的概念。
在葉總幹事的帶領下,走在齋明寺後方的禪堂,會詫異後面果然別有洞天,被視為禪壇共修的生活機能區,如果光站在齋明寺正前方,不會注意到後方還有棟可容納300人的禪堂,古廟與新建築還有小丘陵地,一大片綠地搭配百年樟樹,天氣晴朗還可以看到有群人一起戶外禪修,不論空間或視野有了緩衝與區隔。
“當初在設計新建築,就是堅持不去破壞天際線!”江金曄說,正後方的禪堂以及旁邊的齋房廊道,都是順著地形地勢,沒有特別加高或低窪填平,整個建築都有弧度,另外一種禪意。
也因為不去破壞任何地形地貌,在建築設計就面臨許多挑戰,特別是居士寮齋房餐廳等迴廊屋頂,揚棄傳統舊式黑瓦,不是直線而是弧線,在採用銅板搭建,師傅裁剪必然會損料,但完工後,色澤沈穩,不會過度搶了原有古蹟的風采,呼應增建只是陪襯不是主角,新舊建築沒有誰搶誰的鋒頭,兩者搭配相得益彰。
至於增建的禪堂、齋房餐廳,清一色是清水模建築,完全沒有任何裝飾,江金曄總幹事說,“清水模在建築上,簡單說,就是一翻兩瞪眼”,拆模後就是原樣子,不可能貼磁磚或修補,因此當初為了蓋房子,就必須小心翼翼進行混凝土配比與灌漿的試做,沒有控制好就容易爆漿,另外,清水模還分成好幾類施工法,不同清水模作法各異,相當費工與費時。
晴天來齋明寺新建禪堂齋房的生活機能區,透過遮陽板,隨著太陽移動可以看到光影變化,雨天是不一樣味道,綠建築的環保設計,雨水順著集水線緩緩流入地下,當作沖洗馬桶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