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徒文認為,美國是樂意見到兩岸關係改善。(中評社 黃文杰攝) |
問:司徒文博士您是2009年8月至2012年期間,擔任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這段時間正好也是馬英九從第一任執政延續到第二任,馬英九除了改善兩岸關係外,也一直努力改善台美關係,您覺得馬英九做得如何?
答:就台美關係來說,我在任職AIT期間,確實積極協助馬政府改善台美關係,使台北與華盛頓的聯繫更加緊密。在這段期間,台灣順利取得赴美免簽證、美台軍售順利推動、美國高階官員相繼來訪,還有台美在教育方面的密切交流等等(台灣在美的留學生人數,保持在前5名或前6名),我樂於看到台灣學生赴美讀書留學管道更暢通。
我也肯定馬英九在處理或解決自由貿易問題的努力。舉例來說,台灣進口美國牛肉問題(台灣簡稱“美牛案”)前後延宕7年之久,終於在我離開AIT前順利通過,我已經看到台美關係顯著的進步,非常希望看到更多的進步。
我以雷根總統時期的美國國務卿喬治‧普拉特‧舒茲(George Pratt Shultz)講過的一段話,來解釋美台關係的改善與持續的穩定發展。
舒茲形容國際關係的維持,就像在花園裡扮演園丁般的角色,需要不斷去澆水、灌溉和照顧,花園裡的花草樹木才不會枯萎。從這種角度來看,不論美國或是台灣的領導人,應該都有同樣想法,更需要共同去努力經營。當然,國際關係仍充滿挑戰,更加瞬息萬變,但只有用心且持續的耕耘澆灌,細心維護照顧,美台關係才會更穩定、更進步。
問:司徒文博士談論這幾年的美台關係的改善,顯然是有很大進步,當然,美台關係可以有今日成果,馬英九確實扮演重要角色,可不可以評論馬英九表現?
答:事實上,我不應該評論馬英九的表現!
這是內政問題,我不宜評論。台灣與美國同樣都是“民主國家”,通常“民主國家”的領導人,要想把一個國家治理好,說實在,非常不容易。因為政府部門要推動任何重大政策,事先必須與民意機關不斷進行溝通協調,特別是涉及兩岸經貿利益的問題,情況會更複雜,也充滿挑戰與潛在衝突;反觀中國大陸領導人,今天決定做甚麼,就可以做甚麼,不用花太多心力在民意機關溝通與協調。
馬英九對我非常好,還頒授三等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給我,表彰我對台美關係的貢獻。送我“梅花卡”(永久居留證),馬政府待我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