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馬鬥,直接拔掉“國會”議長,站在學者立場來看,席代麟提醒更應該注意“合議制首長”的角色與功能。
他認為,馬英九從2008年上任以來,對於國民黨“多數執政”卻不能實踐,肯定是一大遺憾,藉這次拔掉王金平立威,未來不論核四或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重大議案,黨籍“立委”會不會成為舉手投票部隊?貫徹馬英九意志,是可以好好觀察。
一旦行政立法合一,加上台灣經濟確實好轉,剷王動作是值得,重點是,這是二分之一機率,就是丟銅板。
接下來,就是馬動手拔掉台灣最高民意機構首長,試圖想把“總統府”或“行政院”的“首長制”概念複製到“立法院”,問題是,台灣實施民主化之後,任何政黨上來,不可能整碗捧過去。
席代麟說,從扁時代執政八年,到後馬時代的八年,“立法院”採“合議制”,已經培育出台灣的政治協商文化,當然好聽是包容妥協,難聽是利益分贓。台灣也未必所有人都認同現在“立院”表現,但是一旦多數黨推舉出來的“國會”議長,變成貫徹多數黨的意志,後果是非常深遠,他認為,不應該用首長單一領導來看“立法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