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年78歲的巴義慈神父,在書籍的封裡分別以中文及羅馬拼音的泰雅語寫上感謝詞。(照片:桃園縣政府提供) |
這些幾何形圖案經他考究後,發現有些圖案與古希伯萊文、埃及文相同,之後他在傳教之餘就一頭鑽入泰雅文字的研究。
半個世紀都在復興鄉為泰雅族文化喪失等問題奔走,現年78歲的巴神父,曾獲復興鄉榮譽鄉民及第一屆桃園奉獻獎,但日前巴神父到大溪公所申請敬老愛心卡卻碰了“軟釘子”。
原因是他的“外僑”身分;此事經楊朝偉議揭露後,吳縣長迅即指示社會局以專案辦理,社會局亦通令爾後各鄉鎮市可依“馬偕計劃”專案處理類似巴神父案例。
巴神父1963年隻身離鄉背井,跟隨總主教藍澤民和石德神父,原計劃到中國傳教被拒後,因緣際會從意大利飛抵台灣,在偏遠的復興山區奉獻長達50年。
四年前,曾有機會返回意大利,但因割捨不下泰雅,選擇繼續留在台灣翻譯研究。 |